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小学班级管理“三法”

( 2022-12-10 09:53:20)

○陈素芬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所设计的每一个方法都关乎到班里每一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创造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成长。所以班主任不仅要通过班级管理工作对每一个学生生理、心理等全方面的负责,还是联系学校与家庭、学生与学校的桥梁。

一、塑造教师形象,展现个人魅力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班主任的一切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维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需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正面的、学习的好榜样。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发挥个人魅力,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去喜欢你、尊重你、用自己的优点和良好的修养慢慢地去影响他们,激发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 结合德育活动,创建良好班风

(一)创设班级文化,建造最美班级

本学期学校德育处为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4月份举行了全镇“最美班级”的比赛。笔者抓住这一契机,把教室环境重新布置。先聆听学生的心声,交流和对班级建设的意见和想法,然后充分利用教室的留白部分进行打造。具体做法是:在墙壁上张贴学生照片,展现学生最美的那一刻。包括荣誉墙、书写展示、作品展示、各项活动照片等,最后还在一个角落设置绿意盎然的植物角。植物角的设立吸引了全体学生的关注和好奇心。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负责的小组记录植物每天的生长情况,锻练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利于以后的作文撰写。比如笔者发给学生每人2颗碗莲种子,要求他们悉心照顾,仔细观察,并及时登记,比一比谁的种子养得好。通过班级区域的布置,不但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人翁风采和才华,还加强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关注学生需求,培养心灵美

1、轮流当班干部   做班级小主人

一批优质的班干部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所以从学期初,笔者有意识的在班中寻找一批大胆、能力强的学生来当班干部。但怎么寻找?要用什么办法呢?在笔者的经验中得出可采用语文教材中有关内容。例如语文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轮流当班干部好不好?当笔者看到这个内容时,眼前一亮,在课堂上围绕这个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了激烈地讨论,最后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具体做法是:一是每天早、午分两批班干部管理班级的课前纪律以及全班带读任务,从表现优、成绩优的同学中选出。二是可以自主报名,综合学校、家中表现,特别是学习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同学中择优挑选。比如经常性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激发他们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帮助他们从纪律、行为、学习等方面约束自己,从而学会自我管理。

2、关注困难生,促进成长

学习困难生一直是班主任需要特别关注和帮助的对象。他们胆子小、自卑、学习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差,不受其他学生的欢迎。班主任平时应该多关注他们,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争取家访与家长取得支持共同教育孩子、课后辅导,在班干部轮流制实施过程中多向学习困难生倾斜等。同时结合学校德育处举行的“一对一生生帮扶”活动,让优质生不管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习惯上去帮助困难生。例如教他们读生字、课文、写作文或是纠正不良习惯等。有了优质生的帮助和指导,他们慢慢地变得自信,能更好的融合于大集体。通过班主任与同学长期的鼓励、肯定和认同,他们内心充满力量,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困难。

三、家校社合作,共建和谐环境

班主任是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的桥梁,而家访则是架起家校桥梁的纽带。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向家长传递疫情防控、预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火用电等安全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学习情况等,而家长通过班主任可以了解孩子在校思想、学习、行为等情况。当班主任对全班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对接下来的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比如:通过家访,了解到哪些学生属于单亲家庭、孤儿、生活贫苦户,建立一人一档,在政府的支持和学校的帮助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提供帮助。当然学生的成长除了家庭、学校的努力、还离不开社区的环境,所以社区的支持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教育。三方共同配合,创造干净、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成长都有了保障。

现代科技的进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现代科技的使用,班主任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或处理班级问题更加便捷。比如可以通过微信对顽固性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实时的管理:要求家长上传每天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照片,坚持一段时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除了以上方法,班主任还可以借助节假日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例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春秋季运动会等。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深刻感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而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建立信任机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树立班级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作者单位:海丰县联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