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象与对策
( 2021-07-10 10:05:23)
○王秋华
初中阶段,对于文言文的考核主要在背诵和翻译两个方面,在考试中,学生的答题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记忆速度较慢,知识比较混乱分不清,记忆不牢,语法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改变自身授课方式,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对文言文进行快速高效的理解与记忆。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记忆,还要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译能力,以便于应对考试中课外文言文的翻译题目,从而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对于文言文方面的竞争实力。
一、 初中文言文授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记忆较混。初中文言文数量较多,需要进行长时间大量的背诵,学生往往花费长时间的背诵,并且进行强制性的记忆。加之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含有一定的韵律,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背诵后容易产生混乱,却无法发现错误,使其在无意识的背诵中错误的记忆得到加深,而在短时间内难以返现和进行有效改正,尤其是在考试中,考试氛围和考生心理极度紧张,极其容易让学生产生记忆混乱的错误,无法发现记忆混乱的错误或发现后无法及时改正。
(二)记忆较慢。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韵律,但其和古诗词不同,其篇幅通常较长,初中的文言文字数综合数量较大,加上文言文和现代文所使用的语法不同,节奏划分有所区别,导致学生很慢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记忆。
(三)记忆较短。由于初中总体文言文数量较多,学生在进行背诵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背诵,而文言文的背诵需要及时的复习,极多的数量需要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复习和学习导致其对被搁置的文言文产生遗忘,使学生在最终的集中复习当中,对于遗忘的文章进行重新背诵,会使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产生错误的认识,产生认为自身记忆牢固,但在考试中感觉熟悉却无法想起的问题等。
二、初中文言文解决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技能教学1: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骤,也是重要的步骤,目的不在于学生能使用多少语法,在于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法跟现代文语法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划分节奏,从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层次。
(二)技能教学2:翻译“五字法”教学
翻译五字法是指:留,替,调,补,删。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补:补充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学习翻译五字法加上语法,引导学生初步将文言文转换为符合现代汉语句法的标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言文内容。
(三)技能教学3:单词教学
单词教学要求学生对文言文句子当中的每个词语能懂,对于文章中出现较多的单词和短句更要熟练掌握该单词的应用方式和多种含义,在文言文中阻碍学生阅读的理解的,往往是倒装句,省略句等。因此,在单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语法,翻译五字法,分析句子和字词的应用方式和多种含义,选择正确的理解。
(四) 情景教学1:故事教学
故事教学,是指将文章所讲的故事用白话文进行授课,让学生真正了解文章内容,对白话文进行简要记忆,从而使学生在文言背诵中能够借助白话文的提示,以提高背诵效率。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伤仲永》这一文言文的教学时,可以先通过伤仲永故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从而降低文章背诵的难度。
(五) 情景教学2:影片教学
大部分文言文都是对某一事件的讲述,或对某件事物的议论,以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文章相关的影片,通过影片的播放,让学生牢记文章中的内容,从而对文章产生深刻的了解,将文章与影片自主结合,使学生的影片记忆牢靠程度与文章记忆牢固程度相互捆绑,让学生在复习时,能够通过记忆影片内容而对文章内容进行精确快速的回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之相关的短片,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六) 情景教学3:演绎教学
演绎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完毕的文言文文章的内容自主编撰话剧,并经过排练后在班级内进行演绎,通过演绎文章当中的角色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所演绎的内容进行长时间的记忆,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和表演天赋进行文言记忆,使其文章能够通过话剧在学生的内心建立长久记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曹刿论战》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指导感兴趣的同学形成小剧组,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编排演绎,复述文章内容,让参与演绎的同学通过自身演绎建立文章的长久记忆。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文言文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考核是学生在技能和情感体会在文言文学习上的综合体现。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单独掌握字、词、句、语法等的基础上,将它们综合使用,学生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作者单位:陆丰市甲西镇第二中学)
-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象与对策
- 下一篇:浅探新课改下初中班级的自主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