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从“陌邻”到“睦邻”——看海丰县附城镇如何深耕“枫桥经验”化解千家忧

( 2025-09-24 12:14:57)

楼道里的争吵声少了,邻居间的笑脸多了。走进海丰县附城镇各个社区的“有话好好说”调解室,一场场法理情的交融正在这里上演,社区温情重新回归。

“以前有点小摩擦谁都不肯低头,现在大家都愿意去调解室‘有话好好说’。”家住附城镇云岭山庄的李阿姨说。这一变化,源于附城镇近年来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创新“枫桥经验”的内涵与实践。曾经物业纠纷、邻里矛盾、违章搭建等问题不断出现,基层治理面临巨大压力。如今,通过创新打造“有话好好说”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推动党组织服务触角向小区楼栋延伸,该镇构建起“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三级联动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烦心事。

工作人员在“有话好好说”矛盾纠纷调解室里议事。

绣花功

织密党建网络,红色力量直达楼栋

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建的“红色引擎”。附城镇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主线,把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小区、楼栋和居民身边。

针对物业小区密集、人口集聚度高、纠纷触点多的现状,该镇实现“党组织进小区”全覆盖。在华耀城、海悦名城、云岭山庄、永利公馆等多个重点小区,统一设立了“有话好好说”矛盾纠纷调解室。

“就像把服务窗口开到群众‘客厅’,出门散个步的功夫,就能推门进来说事。”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这样形容。调解室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便民站”,更是治理体系的“枢纽站”。通过“一站式接待、一揽子化解、一条龙服务”模式,有效串联起“镇—社区—网格—楼栋”四级治理矩阵。

为提升调解公信力和专业性,附城镇创新组建“社区干部驻小区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的专业化队伍,定期开展政策法规培训、调解技巧演练,确保队伍“懂政策、通法律、晓民情”。同时联动综治、公安、司法等N方力量,建立“政策解读—法律支撑—民情研判”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社区干部负责收集民情、摸清诉求,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法律意见,驻小区调解员全程跟进调解过程,形成“诉求有人听、难题有人解、结果有人督”的闭环服务。

这一模式将政策解读、法律支撑和民情研判有机结合,让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转化为治理惠民的“暖心温度”。

枢纽站

一哨联动多方,矛盾纠纷速响应

基层矛盾类型复杂、涉及主体多,单靠某一部门往往难以彻底解决。附城镇创新建立“吹哨报到”机制,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流程,实现“哨声一响、部门联动”。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群众有诉求,可通过社区网格员、调解室热线等渠道“点单”;镇综治中心根据诉求类型“派单”给对应部门;相关部门限时“接单”处置;处置结果由群众“评单”打分,确保每一起纠纷“有人接、有人调、有人跟”。

云岭山庄社区曾发生一起因违规加建引发的纠纷。某业主未经审批私自加建,导致邻居房屋墙体开裂、漏水,双方情绪激烈,冲突一触即发。该镇综治中心接到群众“点单”后,立即启动“吹哨”程序,平安法治办、执法队迅速“报到”。调解队伍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耐心释法,明确违建后果;再以“换位思考”法引导双方体谅彼此处境。最终双方达成“限期整改经济赔偿”的和解方案,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避免了邻里关系彻底破裂。

“群众点单,我们跑腿;部门接单,联动处置。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镇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

融合剂

法理情交融,炼出和谐邻里情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附城镇在矛盾化解中不仅注重“依法调处”,更强调“以情疏导、以文化人”,让群众在解纷过程中感受到法治的力度、情理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

治是标尺,定分止争。华耀城小区曾有业主因物业服务质量不达标而拒缴物业费。调解室启动“调解法律”模式,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明确业主缴费义务,同时也指出物业服务的不足,要求其限期整改。最终双方达成“费用减免服务提升”的双赢方案。

情理是桥梁,融化坚冰。云岭山庄两户业主因占用公共通道、车辆堵塞消防通道发生争执,邻里关系降至冰点。面对这种情形,调解员运用“五个一”工作法:“泡一杯热茶稳情绪、听一次陈述知诉求、找一个焦点析症结、讲一个典故促互谅、签一份协议固和解”,邀请双方到调解室坐下“好好说”。调解员先让双方各自陈述不满,通过援引“六尺巷”等传统典故,引导双方回想往日邻里互助之情。“远亲不如近邻,各退一步,海阔天空。”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清理通道、规范停车,重归于好。

文化是土壤,滋养和谐。附城镇将“和”“礼”“让”等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基层治理,在调解室设置文化墙、开展“最美邻里”评选、组织“六尺巷”故事会,让“礼让包容”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如今,“有话好好说”不再只是一间调解室的名字,更成为居民的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党建红”到“治理暖”,从“机制联”到“民心融”,附城镇用绣花般的精细功夫编织基层治理网络。目前,附城镇正持续推进43个小区党支部和矛盾调解室全覆盖建设。更多“有话好好说”的暖心故事,将在楼栋里生根发芽。

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曾国明 吕嘉宇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