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 2022-07-03 10:04:48)
○陈昭放
通过长期学习古诗词,学生在后续学习其他文化课程时会由于理解能力的提高而感到轻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诵读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把情景引入课堂
不论是现代文章的学习,还是古诗词的学习,学生都需要对文章所描写的情境有一定的感知和体会,才能够快速地感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小学生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无法迅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中,尤其是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教师可以创设与诗词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山居秋暝》时,教师首先明确《山居秋暝》讲述的是秋天雨后,天气刚刚放晴时,伴随着太阳的日落,小山村宁静而旖旎的田园风光。在这首诗中,作者充分描写了山居风景的美丽和淳朴。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上述诗词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幻灯片,主要为空山雨后,天气转凉的凉爽图景,林木间月光的光照倾斜的画面,江面中渔船在荷花间穿行的场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播放山居淳朴人民生活的视频,学生能够听到泉水落在石头上清脆的声音,溪边浣女劳作归来时的嬉戏笑闹……整首《山居秋暝》便是结合了上述场景和声音,为学生构建了一幅静美的山水画,给予他们轻松、愉悦、自得的心理感受。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将自己所阅读到的古诗词与当下情境进行一一对应,并且在无法理解的地方借助情境猜想和体会。通过在语文课堂之前使用与古诗词相关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进行背景讲解,加强学生诗词理解
古诗词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创作思路也与当下文学表达有较大差异,学生在理解古诗词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需要对古诗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如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当下的思想状态等。当教师抓住诗人的创作背景进行古诗教学,就能够使学生理解故事的意境,深刻体会其内容。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从军行》时,教师在正式讲解古诗词本身的重难点之前,先帮助学生了解《从军行》的创作背景,给予学生初步的理解基础。《从军行》是作者王昌龄创作的一首组诗,它并非是一首古诗的专有名称,而是有很多同样内容的古诗均采用了这个名称,这组古诗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当时战争年代中将士艰苦的军旅生活,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给予人们思考。由于描写军中将士的军旅生活,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尽管在盛唐时期,家国边境仍然存在战乱,周围的吐蕃和突厥多次侵扰唐朝的边境,为真正实现天下太平,才会有战争的爆发。通过学习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盛唐时期仍然会有军旅题材的古诗创作,学生也能够在此背景中了解到将士和城中富贵人家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在学习完《从军行》之后,学生能够感知到将士生活的孤寂、艰苦、危难,同时更加钦佩于他们的家国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坚定的信念,进而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思考,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开展强化诵读,充分感受诗词情感
一首古诗词往往字数较少,篇章简短,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却同样丰富。现代的小说、散文需要不断地阅读才能够理解作者的表达情感,古诗词同样如此。而且古诗词相比于现代汉语更加晦涩难懂,学生往往需要多次阅读,才能够有一些浅显的体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强化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重复的诵读中,体会人的情感与古诗文字的结合。在重复的诵读中,学生逐渐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古诗词不一样的语言魅力,通过节奏断句和强调语音等方式充分感受诗词情感。
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竹石》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用跟读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首先进行跟读,模仿和学习教师的诵读。教师在诵读时可以重点注意“咬”、“千磨万击”、“任”、“东西南北风”这些重点字词,教师在朗读时要能够体现竹子扎根破岩立在风中的傲然与不屈服,要能够听得出内心的坚定,以及始终顽强向上的力量。学生在跟读时既能够从教师的语气中进行感知,也能够在模仿时进行体会。在跟读环节之后,教师可以设置男女分开诵读、单人诵读、小组合作诵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竹石》是一首广为人知的题画诗,但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因此教师也可以查找同类型的诗词辅助教学,如课内的《墨梅》、《石灰吟》;课外王冕的《白梅》、郑思肖的《寒菊》、刘祯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等,阅读相关诗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竹石》托物言志手法和表达意象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古诗表面是在形容竹子在寒风中屹立不倒的坚韧顽强,但实际上是在赞美有傲骨,遇到磨难绝不低头的正直不屈,是在表达作者郑燮的刚正不阿和铁骨铮铮。在教师不断地强化诵读和课内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对古诗有更深的理解。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包括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非凡智慧,还蕴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能够学习到面对危难冷静处理的人生智慧。教师要坚持做到创设教学情景,激发诗词学习兴趣;进行背景讲解,加强学生诗词理解;开展强化诵读,充分感受诗词情感,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陆丰市甲东镇洋美小学)
-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 下一篇: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速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