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浅探
( 2023-05-21 14:31:48)
○郑加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要在学生原有思维品质之上推动学生更好地建构、提升、再创造,因而学生思维品质的建构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更好地着眼于阅读过程,推动学生自我建构。群文阅读的意思就是围绕某个文本进行阅读拓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课内教学内容
群文阅读能够使一篇文章的单线阅读变为多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课内文本的同时,接触到更多同类型、同主题或者同一作者的阅读文本,丰富了课内的教学内容,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接触更多阅读素材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半径扩宽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尤其重要的是,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升,能够储备更多的写作素材,掌握更多的写作技法,由此将带动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
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将对教师提供的多篇语文阅读素材进行综合阅读,为了增强阅读效率,学生必须实现对多篇素材当中关键信息的发掘与整合,这样便达成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会给出学生既定的答案,如此便影响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习惯依赖教师,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而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之中,课堂教学活动是开放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在阅读素材之后所生成的见解和观点同其他同学和教师展开交流,这样不但让学生逐渐养成了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够让语文阅读课堂散发着民主的气息,使学生逐渐习惯于不依赖教师而独立进行思索,这就确保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效率较低,缺乏质量保障
目前,群文阅读教学大多为教师引导,学生往往只是作为倾听者,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教师会设置相关阅读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后对问题进行解答,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种群文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无法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文学体验,使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教学目的过于功利性
在学生群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往往是让学生掌握某一解题技巧,这种教学目的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导致学生无法深入感受阅读的魅力。
(三)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置的阅读量较多,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由于阅读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些学习状态致使学生的阅读效果下降。另外,大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总是习惯于放任学生自主阅读,并没有引导学生明确一定的阅读思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一来,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无法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获得丰富的知识内容。
三、初中语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合理选择阅读文本,奠定教学基础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教师需要合理选择阅读文本,以学生的需求和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文本选择依据,从而使得筛选过的文本资源,既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又能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筛选文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初步拟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并根据主题选取教材中的文本内容,适当搜集教材之外相同主题阅读材料,制订出阅读计划和教学方案;其次,将阅读主题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宜的文本,对阅读计划进行合理的补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最后,教师依据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阅读倾向制订出最终的阅读计划,并根据此计划方案选择阅读文本,形成群文。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学生基本都能从中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迂腐,然而揭示这篇课文的社会意义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学生需要进一步通过文中人物的形象、语言特征、社会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孔乙己》的题材和教学目标,选择思想内涵相似的文本,如《变色龙》《范进中举》等。
(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升思维品质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疑问,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感觉所有的语篇都不难理解,而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又频频碰璧,每次写出的答案都会与参考答案有所偏离,学习获得也不够深入。因此,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思促读,以读促写,以评促思,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课堂上不仅阅读文章,还可以进行多项学习训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读懂文字的前提之下,多角度、深层次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有效的表达训练。同时,鼓励学生从静默的观察向积极的思辨有效转变,提升课堂互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摆脱教师标准答案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群文阅读的精妙。
(三)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提升综合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由文字、图形、线条等可视化和直观化元素构成的教学工具,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让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成果体现在导图中,让他们在自主绘图的过程中明确群文文本的结构关系、文本主旨等;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阶段展示导图,让他们在口头叙述中再现思维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在课后阶段修缮导图,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群文阅读思维。通过以上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强化,综合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合理设定阅读主题,选择经典文章,用良法良技,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陆丰市南塘五峰中学)
- 上一篇:初中语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浅探
- 下一篇:浅析创新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