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

( 2020-08-02 10:06:09)

○郑加源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班主任就是这些工程师中的领头人。一个班的班风的好坏跟班主任的工作息息相关,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才能打造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才能最大化的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所以班主任工作的意义非同一般。初中班主任工作,有其阶段性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探讨在新形势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方法和体会。

一、 以生为本,因材施策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对学生的教育应是随机应变的,班主任既要掌握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首先,班主任应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思想品德情况、集体观念、人际关系、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家庭环境情况等。其次,是了解学生群体关系,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导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等。再次,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

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特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方能因材施策,让他们发挥他们擅长的智能优势,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 充分放权,“民主教育”

中国在数千年的封建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有着无可辩驳的权威性,所谓“师严乃道尊”之谓也。导致以往班主任习惯于所有的活动都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专治思想根深蒂固,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成长。所以,今天的班主任要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行为也要发生改变,要充分放权,大力实施“民主教育”。所谓“民主教育”,即以民主平等作为根本原则的教育,它要求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爱,互相合作,使教育者在自由和谐、宽松融洽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健康活泼地发展。

要实施民主教育,教师首先要彻底打破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形成与学生良好的对话机制,建立起新的民主型师生关系。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大家的信赖、爱戴,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一个看似细小,实质重大的因素,即在学生取得成就或犯了错误以后所进行的表扬批评,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要做到对优等生不偏爱、对班干部不偏袒、对劣等生不歧视,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讽刺、挖苦。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会使全体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言听计从,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

三、 搭建桥梁,形成合力

班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是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发展成长的。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班主任为主导,科任教师和家长广泛参与班级管理和教育。

首先,班主任在建立起自身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也必须协同好各科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因为某种原因出现对立情绪时,班主任应正确的处理,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情况,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教师给予的批评。

其次,与家长沟通也是协调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教育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尤其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因为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有部分家长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的管教缺乏科学指导,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采用暴力行为,这就导致了孩子厌学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同时,单亲、留守学生的比例增大。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不仅要管好班级,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校讯通等方式,不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与家长交流探讨,共同找出问题孩子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家长们也形成一种观念:只有与班主任齐心协力,才能出成绩。

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必须对学生要有饱满的爱心。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关爱学生,营造有爱心的班级,才能让学生感到家庭的温馨;只有在这个爱的大家庭中,每个学生才会如兄弟姐妹般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更好地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想做到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就需要借助各种手段,结合实际情况。班主任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措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多跟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同时注重以身作则,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陆丰市南塘五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