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

( 2020-08-02 10:09:42)

○叶清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重点,也是难点,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读与写的联系。尤其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和分析力不强,独立阅读更是走马观花,谈不上读写有效结合。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材,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写作能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下面,我浅谈几点读写结合策略。

一、典型段落,指导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能。”统编版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可模仿性极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教材中的典型段落作为模仿的对象,既可以让学生习得写作的技巧,又可以让学生摆脱习作的枯燥。典型段落的仿写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迹可循、有文可依,学生的习作兴致也能大大提升。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文中,在教学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时,让学生先找出描写形状变化的语句:“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再想象火烧云的样子,接着通过反复朗读、观看视频和优美的图片资料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火烧云形状变化过程的感悟。让学生发现课文是按照“动物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奇特,变化快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段落结构,这为后面的拓展训练作了铺垫。最后设计了一个练写的内容:天空中还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火烧云?学生们一个个争着展示自己的作品,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此时,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由此,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了动态事物的描写技巧,习作能力又是一个小跳跃。通过典型段落的仿写,挖掘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学生读写能力在仿写练笔中既愉快又得到锻炼提升。

二、巧用情节,合理续写

学习语文就是不断积累和迁移运用的过程。统编版的许多选文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这时教师可以挖掘文本读写训练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让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在想象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体验角色代入,更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中,我提出问题: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继续长,他还会继续往前走,一路上,他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用来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画一画。学生在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往往会有灵感的迸发,此时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写下来,并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使所写出来的内容更生动有趣。角色代入的体验营造了浓厚的习作氛围,让学生浸润在习作的过程中,间接性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留白之处,想象创写

文章经常会有“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教师可以巧设随文练笔填补空白点,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丰富文章的内涵,对于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书面情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中的省略号就是很好的练笔点。在此可引导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来与“我”交谈?跟“我”说些什么呢?学生根据前文的内容,可以想象到:小蝴蝶飞过来,告诉我采花蜜的快乐。小青蛙跳上岸来,告诉我唱歌的喜悦。一个省略号给小学生练笔创造了无限的创作空间,教学这样的课文时把留白的用来练笔,既拓展了练笔的方向,又可充实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真正达到阅读和习作的有机融合。

在统编版三年级的课文中,有很多文章可以利用省略号的留白之处当成小练笔的支点,在讲授这类文章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小练笔。统编版教材中有留白的选文比比皆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教学切入点,把留白作为支点,把空缺的地方化为鲜活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重点词语,内涵扩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文本中经常会有一些重要的关键词语,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其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它变成更加鲜活的画面。

在教《女娲补天》一文时,我就抓住“欢声笑语”和“惊慌失措”两个词语进行了引导想象,并作为小练笔的基点。

师:在天还是完整无缺的时候,人们过着欢声笑语的生活,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情景到底是怎样的?当天出现了大窟窿之后,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跑,人们逃跑的情景到底是怎样的?试着把它写下来。

(学生围绕两个词语展开交流人们不同的生活情景并进行写话,写话后全班交流。)

师:对比两种生活情景,人们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女娲为了让人们重新过上欢声笑语的生活,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

通过这次的小练笔,学生对“欢声笑语、惊慌失措“两个词语不仅仅是意思的理解,更是对文本内涵的丰富,女娲的伟大形象也更加真实丰满了。因此,在阅读的过程抓住重要的词语进行扩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该词语的机率,更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使文章情节更加鲜活。

总之,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结合”训练的切入点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只要教师潜心会文,找准切入点,并进行随堂拓展小练笔,既使学生对读写训练有兴趣,又使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快速提高。

(作者单位: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