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本地人履痕】钟山情思

( 2025-09-28 11:25:57)

○潘妙君

窄小的石板路蜿蜒曲折向前延伸,大朵大朵的曼珠沙华在四周随意绽放。一条条细长花瓣向后铺展蜷曲,笔直的花柱顶着或立或斜短针形金黄花蕊,五六朵一组,被半人高笔直的绿杆高高托举。热情的红,高贵的黄,纯洁的白,就这样在萋萋绿草之上一大片一大片在风中盛放摇曳。

曼珠沙华包围起来的这幢砖屋那么高那么静,几多英灵于此安息?史册告诉我,这幢灰砖屋叫“无梁殿”,别称“正气堂”,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整幢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五楹三进,东西长53.8米,南北深37.8米,中进顶高二十二米,前后各有三拱门,四面有窗。

此刻,我站在主殿居中处,拱券上黑框白底黑字“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与我肃穆对视,光从东侧高墙拱形窗射入,打在脚下一块块碎裂灰色方砖上。拱券侧门旁的砖壁上嵌入的黑石板留着一排排刮痕,它们记录过什么?又被谁之手抹除了字痕?是一个个鲜活的姓名吗?心脏在紧缩,想抬头收去涌动的泪,奈何穹顶太高,藻井漏下的光逼我在这空荡荡的灰色空间里愈发慌乱。原来什么都不摆设陈列的空荡荡能让观者的思绪更深更远更痛。从拱券后门冲出,我立在阳光下的甬道上大口呼吸,茵茵绿草上彼岸花摇曳。

正对面一棵大桂花转移了我的哀思。瞧他十余米高铺展出矮墎墩的伞状的密而壮的枝桠绿叶,小白花肆无忌惮吐露芳香,百岁“金陵桂花王”名不虚传。仰望蓝天,不忍叩问苍穹:每个生命都能在自己的年轮中绽放异彩吗?

回望灰砖房,高高的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灰色琉璃瓦。殿顶正脊中部有三个白色琉璃喇嘛塔,正中最大的琉璃塔的塔座是空心八角形,与殿内藻井顶部相通,别具匠心的建筑设计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非常罕见。幸运是他,无梁无柱矗立六百多年看尽风起云涌。原来无梁无柱,单靠一块块灰小砖团结联合,也可创造奇迹。

想着这地下有北伐与抗日阵亡将士1029名,我不敢走得太用力。拾阶而上到达松风阁读展品。伸手触摸“铭鼎垂勲”石鼎圆溜溜清凉石壁,对视蓝天下挺拔青松……“百年风雨路,砥砺共前行”。

沿着石板通道继续前行,密林掩映中出现一座九层塔。阶前左侧碑正中用绿色书写:“国民革命阵亡将士纪念塔”。

一口气登完252级台阶至灵谷塔顶层。绕廊一周,目之所及,林木葱茏,南京城内高楼林立,远山隐绰。手扶石栏,聆听松涛低吟,历史不会忘记,一切曾经的发生。

漫步到灵谷寺,第一眼被寺门外高大的银杏吸引,那伸展的粗干枝繁叶茂。在烈日下遮出一片荫凉。俯身拾起一片青黄落叶捻于指间,坐在石头上喘息,微风拂落热汗,才看到旁边石碑“钟山神木之古银杏”简介。原来是“树王”啊!“咔嚓咔嚓”多拍几张照片,当翘檐角、圆瓦当、壮枝上青黄扇叶、小白果重重叠叠以蓝天白云为底同框时,那份自然洒脱怎不让人惊叹中国建筑之美。

“灵谷胜境,千年禅林”,一眼千年,一念万年。时空交错,此刻,我竟千里迢迢来到这长满故事的老树下小憩,正午时分,艳阳高照,绿荫下却凉风阵阵,荷香盈盈,一杯桂花酒酿舒畅身心,生命在此刻跃动圆满。很幸运,在祖国和平昌盛时代好好活着,能如此任性各处行走,这是生而为中国人多么骄傲幸福的大事啊。

国泰民安!吾辈自强!

“流觞厅”我读到了邓演达的一生;在“孙中山纪念馆”我跟随人群重温孙文先生“一心一德抵艰难”的历程,看着年轻的宋庆龄一身黑衣的守灵照难免心疼;瞻仰中山陵,蓝色琉璃瓦下392级台阶布满拜谒人群。忍不住对着“天下为公”的牌匾背诵《大道之行》。生命的贵贱在道上,总有勇者担当冲锋。

最后行程是看朱元璋设计修建的最奇特的帝陵。

“神功圣德碑楼”前龙盘虎踞的阶中石浮雕和砖砌拱门威武霸气;615米长的石象路神道两侧高大威猛的“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或跪或立都有着威严、圣洁不可侵犯之感;250米长的“翁仲路神道”上望柱的雕云龙纹,武将的铠甲、兵器,文臣的冠带、衣摆无不显示着艺术独创与精湛技艺,难怪明孝陵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穿金水桥过文武方门到碑殿,苍劲有力的“治隆唐宋”碑文金黄依旧。来到享殿,刚想蹲下身子细读断壁残垣,一场雨噼噼啪啪赶着我们匆匆向前。砖石混合的阴阳道坡在雨中并不湿滑,是否几百年前的工匠对晴雨天的步履全做了精准计算?

老舍说:“伟大的建筑是历史、地理、社会、艺术综合起来的纪念碑。它没声音,没有文字,而使人受感动,感动得要落泪。”我用十几个小时,三万多步,却只丈量了钟山风景区一小角,然而却似穿越千年,静静读一段中国故事。

展览馆的一句话震动了我。展文介绍:钟山有帝陵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吴帝孙权的陵墓即位于独龙阜正前方的梅花山,此处原为孙陵岗,明人张岱《陶庵梦忆》里记有当年朱元璋建陵时保留孙陵岗的故事:门左有孙权墓,请徙,太祖曰:“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生子当如孙仲谋!”连曹操都大加赞赏的孙权,开创南京建都历史的孙权,七十一薨谥曰大皇帝的孙权,入土为安上千年,想不到遇上朱元璋只能是落得“留他守门”!

原来再大的英雄在时间的流里也终化为过往一朵小浪花。何其微渺的每一个三万天,必须在自己的时代里,在属于自己的每一寸时光里活出价值,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懂得对存在与生命的敬畏。

艳红的曼珠沙华在烈日微风中独舞,我不禁心潮澎湃:

“为了真和平,我们会争气,会奋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