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三十而立

( 2025-02-22 09:54:56)

○王映婵

杨茵站在办公室窗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窗外的一切。

远处,水泥铺就的海堤公路沿着海岸线无限延伸。靠海的护栏也是水泥筑就,被漆成赭色,仿佛木质构成,展现一种古朴的美感。岸边停靠着几只归航的渔船,白鹭在船舷上亭亭玉立。

下课铃响了,杨茵的目光收回到楼下的操场上来。孩子们潮水一般从教室里涌出来,然后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游戏,或者你追我赶欢呼雀跃,就像岸边的白鹭看到满载而归的渔船,呼地都飞起来绕着渔船低飞。

记得小的时候,她经常在周末等待出海的父亲归航,再和他一起回家。一个星期没回家了,她归心似箭,希望父亲的渔船快点再快点出现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她想,要是旁边的学校没有被一把大锁拴住了大门就好了,那样她就可以在教室里写作业,不用眼巴巴干等父亲回来。那时候这所学校是长期关闭着的,村里的孩子们都跟着出外打工的父母出去外边读书了。她也一样,在镇上读私立小学,每到周末,住在镇上的小姨才把她送到这里来等父亲一起回家。开始的时候,小姨是陪着她等父亲的,每次都能安全无虞地等到父亲。久而久之,小姨便不再陪她,只交代她不要随便乱走就回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后来,父亲的渔船虽然及时出现了,但横亘在学校大门的那把生锈的大锁从此落在了她的心里,让她时刻想着有一天能够亲手把它取下来。

三十岁那年,杨茵等到了机会。

那一年,乡村振兴建设挺进自己的家乡。跃跃欲试的杨茵觉得是她去取下那把锁的时候了,于是她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

部门经理接过杨茵的辞职报告,看了一眼,忽然一下子拉住杨茵的手,把她拉到沙发上坐下。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杨茵,说:“为什么?你是不知道,还是不满意公司的安排?”

他看杨茵一头雾水,于是快步走到电脑前点开公司的OA,然后示意她过来。

“公司派我到下边的分公司去负责专项工作,再过几天我就去分公司报告了,给你腾位子。”他一边点开文件给杨茵看,一边说。

这是一份她晋升为部门经理的文件。杨茵看呆了,没想到她终于等来了晋升的事实。巨大的惊喜从心里上升到脸上,没有人知道,她的文案策划有多少次被部门经理否定然后按照他的指示重新来过,还有很多次她梦到她也做了部门经理,调配属下执行她的项目规划,然后从梦中笑醒。

这事来得太突兀了,杨茵整个人陷在混沌中。部门经理把辞职信塞进她手里,说:“好在没递交到人力部那里,这事就当没发生过。”

杨茵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失眠了,脑中交替出现那把锁和部门经理信任的眼神。她反复地问自己:如果她放弃辞职,那么她还能全身而退吗?很明显的,公司信任她,她的职业晋升空间很大,就像刚刚晋升到分公司做副总的部门经理,以后调派出国负责某个项目的开发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那样,她将越走越远,她还能回过头来撬开那把大锁,实现心底的梦想吗?如果那是个一般的梦想也就罢了,那可是她时刻放在心头、心心念念的人生理想啊!

最终,杨茵还是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回到了家乡。她想,她不过三十岁,刚刚告别青涩,为什么要给自己设限呢?她的人生还有无限种可能,等取下那把锁,谁确定她就不能重新回公司开创一番新天地?自己开公司都有可能!这样豪言壮语为自己鼓足劲,杨茵就开干了。

开始的一年很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师资力量提升再到教育资源争取,无一不考验着杨茵的毅力与坚持,但她都挺过来了。

杨茵喝了一口水,把剩下的一点倒进窗台上养多肉的小瓷盆里。她已经好几个月不曾给这盆多肉浇水了。这多肉经过两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肥嘟嘟的,泛着红晕,煞是可爱。其实,她也经过了几年的风吹雨打——这样一想,她看向窗玻璃上自己的影像,神采奕奕,双目炯炯,忍不住低声说了句:“自己好像也更皮实了嘛,还真得感谢三十岁那年的毅然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