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摭谈
( 2021-07-10 10:00:56)
○罗银花
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由于影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含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生个人因素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效果,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基于家校深度合作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能够确保德育教育的连贯性,全面地培养小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小学生的个人发展。
一、 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教育一直都被忽视,很多教师和家长错误地认为,家庭教育并不算真正的教育。但事实上,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人生阶段,刚刚进入学校时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素养,都来自于此前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培养,家长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虽然学校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但由于班级中学生的数量比较多,教师无法全面地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德育教育出现漏洞,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对此,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可以减轻双方的教育压力,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 家校合作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合作教育观念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在与家长开展合作教育的时候,无法准确摆正双方的地位,会以命令、要求式的口吻与家长沟通,这极大地影响了双方的合作教育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合作交流氛围,以此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开展。例如,当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需要先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再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公共寻找学生的问题所在。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命令式的口吻,尽可能多地采用反问式的交流方式,主动听取学生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当双方想法达成一致之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 做好家庭教育的引导工作
学生家长与教师不同,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太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无法准确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为了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做好家庭教育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例如,班级中一名学生的家长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当孩子犯错之后总会用暴力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名学生身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先为学生家长介绍了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时应当循循善用,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经过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合作,该名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不仅学习成绩明显提升,而且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促进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要想有效进行家校深度合作,合作的方法就必须多元化,不能只停留在“开家长会”上。形式单一的沟通交流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芥蒂,将家长和教师视为“敌人”,从而影响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创建形式多样的家校合作活动,这样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内心,从而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了郊游活动,家长带着孩子和教师一同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家长、学校三个方面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促进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班主任需要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积极进行深度合作交流,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下,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促使小学生健康、全面、稳定地发展。
(作者单位:陆河县城宝山希望小学)
- 上一篇:试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 下一篇:家校合作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