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骆驼祥子
( 2023-05-21 14:42:00)
●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七年级(12)班 刘佳颖
《骆驼祥子》一部极具讽刺,悲壮色彩却又异常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
通篇以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包括祥子奔命地拉车,妄求因此能摆脱困苦;在兵荒马乱中不幸被抓,千磨百折般逃出,努力争取的一切却只余存几匹骆驼;祥子爱情的花朵被老天爷无情摧残等等事件,揭露了晦暗旧社会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像祥子一样的底层人民的关切同情以及对腐朽社会的悲叹。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脸上永远红扑扑……他觉得,他很像一种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回顾这一段外貌描写,首先溢出的情绪是欢悦,为祥子而欢悦。太好了,如此阳光有力的小伙子,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一定能过得适意充实。那时的祥子是多么清纯,就像是未曾经历过一次风雨的幼芽,那样柔嫩生动,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我们都希望人心向上,祥子也的确如此,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做最好的车夫,相信未来一定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相信生活处处有愿想!
然而,现实总要从梦境脱离,幼芽终将饱经风霜。
“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坠下去。坠入那无底的深坑……祥子,原先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现在,怎样能占便宜,他就怎办。”抹杀越是美好的事物,越令人伤怀,祥子最终活成了自己仇视的模样。昔时的他会为了一餐饱饭埋头苦干,今日却为了烟酒钱不惜偷骗,仍觉上算。昔时的他笃信拉车就是拉条人命,万不可大意,今日却认为摔死谁没关系,反正人都是要死的。
最后牵挂的小福子也自杀了,祥子甘愿堕入黑暗,终归结于世俗的种种行为已成必然。他不再希望,也不再绝望,他放肆蹂躏着自己一点点污浊的灵魂——祥子的心,死了。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和反差,使祥子丧失了最后一缕希望,开始拥抱黑暗。我怅然,未来某一刻我们可能会失足于泥潭吗?不!我们不能失足。当怀抱理想与希望,我们要时刻相信着、等待着长夜后的瞩光,别让自己成为那留在黑暗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