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江湖游医”王一贴还有底线

( 2023-12-10 09:33:16)

○彭伟栋

在《红楼梦》里,王一贴是“江湖游医”,可是又能出入贾府为大家服务,可见小有名气,获得了贾府当权者的欣赏,书中说他“都与他起了个浑号,唤他作‘王一贴’,言他的膏药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王一贴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妨看看他的正反两面。

一面是王一贴打“虚假广告”第一流。王一贴对贾宝玉说:“哥儿若问我的膏药,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内则调元补气,开胃口,养荣卫,宁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出死肌,生新肉,去风散毒。其效如神,贴过的便知。”

试想,单靠贴一贴药膏,能够“出死肌,生新肉”,这简直是具有起死回生之效,“广告词”打得响当当。按王一贴的说法,这一贴膏药能治百病,那不真是医术高超,堪比扁鹊、华佗再世?想想便知,这是胡说八道,没有一点真!具体来说,看《红楼梦》里,贾府那么多人生病,有哪一个是王一贴治好的?例如王熙凤曾“因年内年外操劳太过,一时不及检点”等原因,患上重病,乃至后来病情不见真正好转,王熙凤“仍命大夫每日诊脉服药”。此刻,怎么没见王一贴来几贴膏药妙手回春呢?还有贾宝玉的丫鬟晴雯,扮鬼吓唬麝月后,自己受了风寒,病了后卧床不起。她的主子宝玉先后请了胡太医、王太医医治晴雯,结果都不尽人意,她的病情依然没有起色。此刻,王一贴怎么没有过来扭转乾坤,起死回生呢?如果王一贴真的医术精湛,大家怎么可能没想到他呢?可见他“中看不中用”罢了!一个医生没有真材实料,哪怕“广告词”打得再好,始终是虚晃一枪,不能长久骗人。

王一贴爱骗人,是人生污点。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生而为人有手有脚,真的要走坑人这一条路吗?

但是,王一贴又有做人、职业的底线、原则,虽然“乱打广告”,却不是“乱治病的”。宝玉问他:“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王一贴后来给出了方子:“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贾宝玉提出“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根本是天方夜谭,哪有这样的“灵丹妙法”!王一贴没有故弄玄虚,为了忽悠贾宝玉开出有副作用的“偏方”,让贾宝玉等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被他成功哄骗。相反,王一贴开的这些药方都是平常之物,有不少大家平时都在吃,再熟悉不过了。有些庸医开出损人利己的“偏方”不胜枚举,有的开出成对原配的蟋蟀、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结了子的平地木等药方,让人根本搞不清楚这里面到底要熬制什么灵丹妙药,谁知道这些药引里面的成分到底有无副作用、有的话又有多大?

王一贴开出了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药方虽然不能解决贾宝玉的问题,但却对人无害,并且有益身心。看宝玉怀疑“(这药)只怕未必见效”,王一贴回答:“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王一贴虽然到处骗人,打了不少“虚假广告”,偷鸡摸狗,但还是有底线的——不开害人的药。贾宝玉要他治女人的嫉妒病,他当然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开出“润肺开胃不伤人的”,对人的身体有益无害,就算吃多少次都没事,还是能证明他有一副好心肠的。在《红楼梦》里,我们没看见过王一贴为了利益贻误患者的病情,或者乱下猛药使人致死的事。王一贴没有害人之心,是值得肯定的。

后来,王一贴对贾宝玉笑道:“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面对单纯的贾宝玉这一提问,王一贴可为何选择要实话实说?贾府是个“有油水的地方”,一旦说破不是没得混了吗?其实,纸包不住火,真相是掩盖不了的,不如自己说出来。在《红楼梦》里,欺上瞒下成为常态,上至主子,下至丫鬟,有很多都在弄虚作假,从中牟利,例如王熙凤瞒天过海,利用贾府员工的工资放高利贷,从中牟利。更离谱的是,她在馒头庵接受静虚的建议,收了“好处费”棒打鸳鸯,拆散张金哥和守备公子的婚事。贾府上下干的诸如此类坏事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氛围下,王一贴不过是“走江湖”,有样学样罢了。他知道大家都这样,也就见惯不怪地向贾宝玉“和盘托出”了——也许他认为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沾有泥巴的大泥潭中,自己并无太多的过失,所以有点有恃无恐。但他坚守做人底线的另一面说明,他始终没有真正“同流合污”,被贾府那些人“同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出淤泥而不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