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以医联体建设为支点 撬动全域医疗服务能级提升
( 2025-09-29 15:03:40)
汕尾日报讯 (记者 张文滨) 近年来,城区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注入动能。
机制创新激活“源动力”。该区建立区医疗联合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出台《汕尾市城区医疗集团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医联体管理架构、权责划分与运行规则,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合理布局、同质管理、协同发展。以捷胜镇卫生院、红草中心卫生院为试点,建立以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当量为核心的薪酬分配体系,覆盖临床诊疗、12项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有效发挥绩效激励作用,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资源整合提升“整体性”。该区统筹区医疗集团总院资源,以红草中心卫生院、捷胜镇卫生院为试点,整合检验病理、影像、消毒供应及物流配送等资源,建立检查检验联动机制。依托深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将7家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59个村卫生站纳入统一信息平台,打破数据壁垒,为紧密型医联体高效运行提供信息化支撑。
特色优势强化“硬支撑”。依托区医疗集团总院建设区域中心中药房,该区实现医联体内中药饮片统一采购、质控和配送,配套建设现代化代煎中心,提供处方审核、调剂、煎煮、配送一站式服务。通过集约化中药服务平台,破解基层中药房投入不足、饮片品类短缺等难题,实现中药房同质化管理。重启红草高压氧舱项目,投用后将成为汕尾地区首套现代化氧疗系统,可开展一氧化碳中毒、创伤性脑损伤等20余种适应症治疗,有效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软硬协同增强“续航力”。深汕中医医院系统开展基层医疗人才规范化培训,以培养具备“六大核心胜任力”的临床医生为目标,采用理论授课、模拟培训、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医师独立开展急诊和常见病诊疗的能力。按照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对试点分院门急诊及住院部病房进行修缮改造,通过“微改造”优化功能分区布局,改善诊疗环境,提升群众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