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以读促写模式

( 2022-09-24 08:34:00)

○肖佐迁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读与听是学习者输入、吸收学习材料的重要方式,而说与写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出方式。简言之,通过读写结合,语言学习者在对知识进行相关的内化后,能实现学习过程中从输入到输出的有效转化。针对初中生面临的英语写作问题,本文以“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核心,以期为改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供新想法。

一、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优化教师教学设计

以读促写模式要求教师践行素质教育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对初中英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是在明确的大目标引领下,把一个单元的所有教学内容看成一个整体,教师根据小目标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进行系统规划。以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为例,教师应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依据单元具体内容而合理调整不同课型教学顺序。若实施以读促写模式,教师在带领学生剖析完课本阅读文本后就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并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习得语篇内容和写作策略,最后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增强学生写作意识

目前,很多学生在面对英语写作时目的性模糊,对英语写作缺少期待。若教师仅仅依靠不断地布置写作任务或提供写作策略给学生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那写作兴趣的提高将会是教学过程中永远都推翻不了的“大山”。教师可以选择课本阅读或课外阅读中较好的范文,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学会写作。

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优秀范文的写作手法、段落结构,欣赏范文的开头、结尾,借鉴文章的主旨句等。在进行不同话题作文的训练后,学生接触的文章多了,也就能熟练地将在阅读中收获的有用信息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慢慢地,学生会在科学合理的阅读中汲取越来越多的写作养料,不断增强写作意识。

3、改进学生写作内容

阅读过程是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在阅读中,学生会利用结合上下文进行联想、猜测等策略认识新单词,这会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词汇基础。在阅读中学生还能接触诸多句型,这也会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塑造句子成分意识,为学生的写作构建扎实的框架基础,从而使得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学生学会提炼阅读文本中的要点信息时,他们也就能够理解文章的关键和构成文章的要素,也就能在写作中有的放矢。通过这样的学习思路,学生再适当增加一些语言就会形成一篇思路清晰、表意清楚的文章,展现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习惯培养

若以读促写中读的素材仅仅来自于课本,那么学生的语篇知识储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扩大知识储存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并通过阅读的过程来积累素材和掌握知识,同时要以课本为载体,利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素材和课内阅读掌握的习作技巧,将写作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达到生本教育的目的。

2、以读促思

首先针对文本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在阅读材料中将有悬念的内容进行部分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预测后续,促进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激发。其次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阅读方法。

3、以思助达

为强化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内化,通过开展挖掘特定语句背后的含义或深入语篇的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将新学的知识实现自动化运用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因为其在学生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以达促写

为强化学生的认知,在认知输出环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思”,实现“达”的教学效果。这里的“达”,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实现学生的认知输出,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在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中,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思促写。具体就是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作文的方式来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关于环境污染的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设置任务,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内容与思路指导。也可以把课文视为范文,让学生采取模仿的方式,写一篇关于环境的作文,引导学生基于篇章中的写作手法做好谋篇布局与仿写。学生在仿写之前,可以结合课文的框架来写文章,帮助学生强化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英语写作教学不应只为毕业班的中考或平时的大考而服务,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出途径,是学生清晰表达所思、所想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灌输写作策略,不应分离阅读和写作教学,而应该重视英语写作的育人价值,积极运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让学生享受阅读与写作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陆河县新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