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干渠倒塌农田被淹引纠纷 侨兴街道综治中心“双向破局”促和解

( 2025-06-24 11:41:49)

汕尾日报讯 (记者 陈晓铭 通讯员 马锦泉)今年5月,市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水利干渠倒塌导致农田被淹的矛盾纠纷,将民生“痛点”转化为群众满意的“支点”,为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再添佳绩。

据悉,4月15日,侨兴街道一区五队村民李某通过“12345”政务服务平台反映,辖区水利干渠施工区域突发渠道坍塌,导致其种植的180亩牛奶玉米和26亩包菜被淹。经李某核算,因农作物损毁、农田整治产生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达18.6万元,他要求施工方全额赔偿。区农业农村局迅速响应,组织专家实地勘查损失,并多次协调双方协商。然而,因损失认定标准、责任划分存在重大分歧,三轮协商均未达成共识。期间,李某频繁通过热线重复投诉,情绪激动,矛盾面临升级风险。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侨兴街道综治中心按照侨区区委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区农业农村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判。推动区农业农村局联合陆丰市龙潭水利灌区管理中心技术骨干,对倒塌渠道进行专业检测评估,并督促施工方加急补修,消除后续生产隐患。同时,综治中心组建“社区干部+网格员”专项工作组,通过“面对面”沟通倾听李某诉求,在安抚其情绪的同时全面收集事件细节,有效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5月16日,综治中心成立调解专班,采取“双向突破”策略。一方面,组织区农业农村局专业人员多次实地丈量受损农田,结合市场行情科学核算损失,引导李某合理调整赔偿预期;另一方面,与施工方管理层深入沟通,从法律责任、企业信誉、社会影响等维度,明确其在渠道维护管理中的疏漏,劝导其主动承担赔偿责任。经过5轮耐心调解,双方对抗情绪逐渐缓和,为后续协商奠定基础。5月19日,综治中心组织相关各方开展调解。调解现场,李某结合前期工作人员实地勘查农田受损面积、对照近期市场同类农产品价格、农田复耕成本等情况,考虑到施工方非主观故意,为尽快恢复生产,主动将赔偿诉求从18.6万元调整为一次性补偿5万元。施工方认可自身责任,当场同意赔付方案,并承诺加强施工区域巡查维护。双方现场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实现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此次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华侨管理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生动实践。侨兴街道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构建协同机制、采取双线并行策略、搭建专业化调解平台,有效化解了这起因水利干渠倒塌引发的农田淹水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辖区的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