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电影《坪石先生》在汕尾上映,再现抗战时期教育薪火传承

( 2025-09-01 10:23:48)

汕尾日报讯(记者彭子珍 通讯员 杨镕墁 陆恩泽 /图)830日,由汕尾市中山大学校友会与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友会联合举办的“烽火弦歌·文脉永续”主题观影活动在汕尾城区举行。两校校友代表、文化学者、学生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观看电影《坪石先生》,共同回顾抗日战争时期岭南高校艰难办学、守护文脉的历史篇章,弘扬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与教育救国的崇高精神。

图为活动现场合影。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甘小二执导的影片,以1938年广州沦陷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院校师生辗转迁至粤北坪石坚持办学的真实历史为背景,生动展现一代教育工作者在战火中坚守教育阵地、赓续中华文脉的动人故事。

“‘坪石先生’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时的担当,他们的高尚精神不仅是校友的骄傲,更是当今教育界的灯塔。”汕尾市中山大学校友会会长郭文兰指出,希望通过组织观看这部影片,激励更多人传承先辈风骨,弘扬宝贵文脉。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友会会长卓学龙表示,影片真实呈现了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多所高校在战火中坚持办学、赓续教育文脉的历史,他认为,这段岁月既是华南教育抗战的重要记录,也是中山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渊源深厚、亲如一家的见证。

影片放映结束后,导演甘小二与电影主题曲《风》的创作者胡茂帆亲临现场,与观众交流互动。甘小二表示,拍摄《坪石先生》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那段艰难岁月中教育者坚守理想的致敬。他指出,正是因为中山大学等高校在抗战时期的坚守发展,才为后来的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岭南高校建立奠定了基础,教育先辈“用书本抵御炮火,用讲堂守护文明”,是真正的“文脉守护者”。

身为汕尾人的胡茂帆则表示,他为电影《坪石先生》创作的主题曲《风》,特意选择用海陆丰语言来呈现歌词,以乡音传递文脉,是他对前辈精神、珍贵文脉最真挚的继承。他还在现场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方言保护与文化传承。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踊跃分享观影体会,并就“坪石精神”在当下的时代意义等内容,与主创深入探讨。大家表示,这段历史记忆深刻启示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与文化传播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