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立足滨海特色 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域影视拍摄基地
( 2025-07-23 11:06:00)
汕尾日报讯 (记者 杨镕墁)为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广汕尾城市品牌,汕尾将着力构建网络微短剧产业全链条支持体系,依托丰富的滨海资源禀赋,打造独具特色的“1+N”全域影视拍摄基地。记者近日从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获悉,《汕尾市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策划方案》与《汕尾市促进网络微短剧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方案》和《措施》)将于近期出台。
立足资源禀赋
为创作强化要素保障
依托自然禀赋与人文资源,聚焦“融入汕尾元素、讲好汕尾故事、诠释汕尾精神”,我市将在推动网络微短剧产业发展中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在素材供给方面,汕尾拥有“红、蓝、绿”三色交融的独特资源禀赋,为网络微短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以红宫红场为代表的红色革命遗址、绵长海岸线的蓝色海洋景观以及优质的绿色生态资源……这些资源将深度融入“短剧+文旅”“短剧+非遗”等主题创作;
在摄制成本方面,为降低拍摄成本、提升效率,汕尾还将集约利用闲置厂房、古镇风貌等打造“小而美”的拍摄场景,并协调提供渔船等特色道具,强化滨海场景真实感;
在服务机制方面,我市将成立市级产业协调工作小组,联动公安、文旅等多个部门,为剧组开辟拍摄审批“绿色通道”,提供车辆通行、场地协调、器材租赁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设立专项资金
为产业提供全链条扶持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我市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
基地建设:支持新建或改建以服务网络微短剧摄制为主业的影视拍摄主基地,计划整合红宫红场、玄武山等A级旅游景区及碣石等古镇资源,形成“1个主基地+N个分场景”全域影视拍摄格局,并对实际投资额超500万元的新建或改建项目,按投资额最高3%给予一次性扶持,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剧本创作:对入选国家级、省级优秀项目的剧本,分别给予最高5万元、2万元奖励,对于聚焦汕尾题材、有效宣传提升汕尾城市形象的剧本,奖励额度上浮50%;
企业落户:在汕尾注册的短剧企业,年度营业收入超50万元且拍摄汕尾特色作品,可获最高2万元资助;
拍摄支持:剧组在汕尾A级旅游景区拍摄免收门票,此外在汕尾取景超5处并有效宣传城市形象的作品,依据上线后传播效果综合评定,最高可获2万元资助;
协拍服务:对提供全链条优质协拍服务的专业机构,按服务质效最高资助10万元;
本地发行:在汕尾取景拍摄占比超80%,获得发行许可且播映收益或点播量超50万元(次)的本地作品,最高奖励5万元;
人才培育:对成功引进制片、编剧等核心人才的企业,经认定后最高资助5万元;
活动举办:支持影视机构举办影视文化节、电影节、电视剧节等活动,最高资助5万元。
根据规划,汕尾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3个以上专业短剧拍摄基地;培育短剧创作生产优秀机构10家,其中骨干机构5家;打造区域短剧创作中心;力争承办全省性、行业性短剧品牌活动,树立行业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