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厂子饭飘香

( 2024-05-04 10:36:17)

○庄切

新车一到手,就问80多岁高龄的父亲要去哪里走走。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从父亲经过深思熟虑筛选出来的结果,竟然是载他去“厂子”那里,目的是吃上一顿这辈子只怕再也很难吃得上的饭菜。

然而,厂子在何处导航不出来,厂子饭是怎样的,什么特色菜品也是子虚乌有,更不用说还有如何如何的出名了。按理说,如此一个令父亲念念不忘的地方,怎么都不应该就这样销声匿迹,父亲搜索枯肠绞尽脑汁,拼尽全力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得出结论,我们站着的地方,路边一棵大榕树下,居然会是父亲一直信誓旦旦的如假包换的所谓的美食天地!看着他那志得意满的神情,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一个老人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所走过的风风雨雨。

“厂子饭”实在是香,父亲一想起当年坐在大榕树下品尝可口饭菜的情景,忍不住感慨万千,时下生活好了,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想吃什么应有尽有,可就是找不到当年那种感觉,香喷喷地,总是吃不够似的。中午我们找了一家能够适合父亲口味的饭店用餐,想借此唤回父亲对当年的美好回忆。我们跟做菜师傅说好,尽量按照当时厂子饭的做法,师傅满口答应,以他的功夫,简直是小菜一碟。等到一家人用餐的时候,父亲则陷入一种勉为其难的境地,口口声声说是变味了,非要当面与师傅理论一番不可,而我的感觉,味道蛮不错,师傅明显是专业加用心。如此看来,岂非是众口难调?

据事后的深入了解探寻,所谓的厂子饭,乃就是早年在大榕树不远的地方有一家砖厂,有心人出于生计,依靠大榕树搭起简易棚做起饮食,既服务来往过路人,又方便砖厂做工人,一举两得,故此得名。父亲那时正值常年在外骑车做生意,风雨漂泊,经常两头不顾家,往往肚子是饱一餐饿一顿,厂子是必经之路,理所当然对厂子饭情有独钟。我们难以想象当年那种饥饿感,但完全可以体会到人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吃到东西的美好感觉,至于像父亲动辄拿厂子饭好吃说事,恐怕我们是不可能再遇到的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深刻记忆,父亲的“厂子饭飘香”属于物质匮乏年代,常常被那些出门在外为了养家糊口而不惜勒紧腰带,偶尔实在忍不住了下狠心犒劳一下自己,补充能量,好继续下一站的战斗,留下了记忆的就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感受得到的。

通过这次的“美食之旅”,父亲依然对厂子饭热度不减,不过没有了那种强人所难的意味,不知不觉的他也慢慢喜欢了其他的口味,胃口变好了,身体健康了,心情不错,我们也是跟着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