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履痕】秋到扬州看何园
( 2023-11-12 13:03:46)
○陈辚
今年10月16日一个日暖风轻的下午,我乘儿子的小车从江苏镇江过润扬长江大桥到扬州看有 “晚清第一园” 之称的何园。
何园坐落于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园主何芷舠,与晚清重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皆有儿女联姻关系,官居四品。清光绪九年(1883年)从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任上退下来的何芷舫择居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建的私家园林,全园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千余平方米,由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组成。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诗句的“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人流,我们购票从何园的大门进去,行过一座石板桥,豁然开朗,眼前是一个由一座假山、鲜花簇艳、树木葱绿、流水淙淙、古井构成的约六百平方米的花园大院,美景纷呈,目不睱接,令人心境舒适敞亮。
沿着水波花纹的鹅卵石和瓦片铺砌成的曲径,行“一箭之地” ,过 “寄啸山庄” 圆洞门往园里面,又是一雅致的小院,所见楼阁,皆是砖木结构,花木掩映,画栋雕梁,绣筵花绕。水亭楼阁,池水盈盈,静影沉壁,锦鳞游泳,生动有趣。拾阶而上二楼,楼台上精美的栏杆,雕刻着形态各异的梅花鹿、牡丹、梅花等图案。贯穿全园的1500米的复道回廊将东园、西园、住宅院落都串连在一起,能上下相通,循环返往。回廊东南两面墙上嵌有什锦洞窗和水磨漏窗,能看到房内装修富丽,摆设红木、楠家具或窗外的风华。过山墙上嵌“凤吹牡丹”砖雕的牡丹厅,前往东园。东园有五间厅堂,主要建筑是四面会客厅,厅似船形,厅门廊柱木刻 “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联句,这让我想唐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从东园拾阶下来是园林,一座绿树绕抱贴墙壁堆叠的假山,尤其峻拔,靠拢假山的是一株上百年的广玉兰,郁郁葱葱,尤为可爱。山腿之下小桥流水,一个背倚粉墙、飞檐翘角的六角小亭“风楼”,可沿着古朴的石台阶往西园。园林有水池,残荷摇曳。在池中央有一四角水心亭,精致华丽,据说是品茶呤诗或观看“扬州戏”的场所。与水心亭相望是蝴蝶厅,因其檐角飞翘,状似蝴蝶而名。当天我没有看到蝴蝶,却觉得檐角栩栩如生的蝴蝶欲展翅飞舞的样子,美极了。
与东园相向的是玉绣楼,这是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有二个房间陈列着何氏家族的资料和图片。何氏家风谨严,崇尚读书,人才辈出。在清代何氏后人有“祖孙翰林”的荣耀,在新中国有“姐弟院士”的殊荣,尤其可贵还在民国时期在上海创建持志大学,是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新中国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为印证一下书里、银幕里、舞台上的“千金小姐”的形象,我们特意在何园“千金小姐”住处停留细看,一个三居室套间,分别是睡房、书房和小食堂,摆放着法式铁床、桌、椅、梳妆台、钢琴、古筝乐器等。睡房、书房都悬挂着大小姐的相片,除了优雅、漂亮外,竟然有现代时髦女子摆拍的娇媚姿态,夺人眼目。何园工作人员介绍,此处主人是何家第四代大小姐何祚娴,出生于1910年。2009年,何祚娴从上海来到何园过百岁大寿时,还曾在这里边唱歌边弹琴。我再次凝视她的住房、相片、钢琴,仿佛时光慢悠悠的回溯,空气里有一种轻柔舒缓的琴音在耳边响起,那么美妙,像有一丝丝一缕缕的音韵潜入我的意识之中,不由相信古代“千金小姐”真能琴棋书画之说。
从玉绣楼向东沿着回廊进入骑马楼。骑马楼是何园的客舍,形似马鞍。近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六次来扬州,都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另有奇特的景观半月台。站在半月台,从不角度可以看到池水中的一轮阴晴圆缺的月亮景象,让人感叹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离开玉绣楼,绕过东侧三段小路,登上读书楼,看着旧书桌椅,文房四宝一应俱全。那时我就联想到银幕里古人读书的镜头,仿佛有“学而时习之,不也乐乎”的读书声从光阴的隧道传来,倍觉神情爽畅。
告别读书楼,我们又兴致勃勃去看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有“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片石山房于1989年以石涛画稿为蓝本复修的,在原遗址房屋的墙壁上有一幅石涛描绘的山水墨画。我们去片石山房途中,顺看了在东面的明楠木厅,厅东院墙上嵌有砖刻“片石山房”四字,是后人临摹石涛真迹而放大的。绕一个门额题书“片石山房”葫芦形状的门,上百年的槐树撑着绿伞,我从心里暗想,可否借我挡风遮雨?只是因人声杂沓,听不到它树叶摇荡的声音。移步换景,一座独峰耸翠,泉流瀑布、秀映清池的假山便映入眼里,凉亭、假山、瀑布,岚影波光,树木石泉,构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水墨画。在片石山房漫步细看,一步一景,令我美不胜收,有一种如在画里走的感想……
流连忘返,奈夕阳送晚。离开何园时,儿子说,新版《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等近百部影视剧都曾来这取景。我说,时间太匆忙,这次走马观花游何园,有如《红楼梦》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便借用她赞大观园“比那画儿还强十倍”的话来形容何园,应是符合我的所见所感。但愿此生能再来扬州走进何园,在一个烟花三月、梅雨纷纷、草长莺飞的时节,体验诗歌里的扬州之美,留恋春风里的何园之美。
- 上一篇:【本地人履痕】秋到扬州看何园
- 下一篇:【家乡风物】海鲜中的“拳头师傅”——虾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