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价格持续“升温” 消费投资须理性——我市近期黄金消费一瞥

( 2024-06-03 10:10:34)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一路走高,黄金期货及现货价格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均超过16%;从5月15日起,黄金新一轮涨幅引发市场关注。在国际金价上涨的同时,我市部分主流品牌金店黄金价格也猛涨到最高743元/克。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多家金店发现,其中刚性需求的年轻消费者居多,更多消费者趋于理性。

顾客在挑选黄金戒指。

价格再次站上高位

随着国际金价的一波上涨,国内黄金零售价格迅即跟进,创出新高度。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我市金价市场也走势强劲,市区多家主流品牌金店售价虽然不一样,但是价格基本一致,各金店公布的足金报价每克在622元-732元区间,每克均涨幅9元至11元左右,不少金店价格已刷新之前纪录。

我市此轮金价大幅上涨,始于今年3月初。自5月份开始躁动的黄金价格又一次达到了新的高点,大部分店铺足金打折后价格仍维持在690元/克左右的高位。而对比一年前,2023年黄金价格仅为每克460~600元左右。据市区某黄金珠宝品牌店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足金3月20日价格为660元/克,5月22日价格为739元/克,仅仅2个月的时间每克上涨了79元;销售价同比去年均超12%的增长幅度。

销售人员许女士向记者表示:“5月16日该店足金每克报价732元,较前一日涨9元;5月20日该店足金每克报价高达743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涨幅不仅令人咋舌,更凸显了国际金价上涨的强势带动。”她还表示,未来金价或许还会涨的,每克750元也不是没可能。

在市区另一家商场的主流品牌金店,店长潘先生对记者表示,“上个月的“520”,掀起“结婚周”热潮,不少购买者属刚需群体,金价居于高位也是正常现象。”

消费趋于理性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市区商圈的多家黄金珠宝品牌门店发现,快速上涨的黄金价格,叠加黄金首饰加工费和品牌溢价高等因素,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强,使得黄金首饰消费受到了抑制。

某金店的售货员告诉记者,5月份以来,因节日不少品牌推出优惠活动,前来咨询、选购金饰的年轻人居多了,整体销售情况还不错。黄金已成为当下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消费品和投资产品,但目前买金饰的多是结婚刚需以及悦己需求的群体。

正在挑选黄金的“00后”消费者小张告诉记者:“这几年一直在投资小金条,也攒了一些,纯粹当投资。考虑到黄金变现能力比较强,本身具有保值等功能,希望通过购买黄金来实现投资收益。我是来看看今天的活动的,感觉力度一般,价格挺高的,想再等等再买。”

另一位90后消费者小周表示:“现在黄金饰品爆火,自己也想买几款喜欢的,就是价格太高下不了手。”

记者注意到,除了前来选购黄金的消费者,还有不少消费者拿着二手黄金首饰,在店铺咨询黄金回购业务。有消费者说,趁着黄金价格在高点,考虑将手中的黄金出手变现。

由于金价持续高位运行,在随机采访过程中,消费者在选择上更加理性。目前,购买人群主要以刚需群体为主。不少市民更多倾向于选取做工细腻、克重较小的黄金饰品。

高位投资需谨慎

某金店负责人孙小姐认为,随着黄金产业的工艺革新,近几年的黄金饰品更加符合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小克重、国潮等产品备受青睐,推升黄金首饰的消费需求。然而,并不是所有黄金产品都具有理财功能。例如已经成品的黄金首饰有较强的观赏价值,但因加工费及品牌溢价等情况,投资属性已经被明显削弱,而金条、小金豆等没加工费的黄金产品才具有一定的理财功能。

业内人士胡先生认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黄金以其独特的避险属性,成为投资者心中的避风港。由于近些年来全球金融市场表现并不如意,叠加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仍在持续,使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财富在缩水,所以市场都期待着一个新的投资标的能够带来财富效应。

近期,市场看到了黄金的投资机会,加上其金融和货币属性,使得黄金走势被市场预期所看好,但金价飙升再创纪录,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因素和信息。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投资仍需理性,而不要去投机交易,因为当前金价处于相对高位,如果外部形势发生变化的话,随时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回调;尤其是在金价相对较高的时间段,参与黄金市场还要以“稳”为主。

汕尾日报记者  彭子珍

【采访札记】

近年来随着工艺的进步,我市黄金类产品在外观上逐步缩小了与镶嵌、K金类饰品的差距,同时节假日、纪念日自购、送礼等场景,以及日常悦己类场景的消费比例在逐步提升。此外,其他投资品类的平庸的收益表现,以及避险保值需求等,也给黄金类产品的消费提供了较好的基础。黄金虽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和通胀的“避风港”,但投资黄金市场具有风险,所以普通投资者切不可在黄金市场上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