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 汕尾在行动】陆丰乡镇在行动 全力织密基孔肯雅热防控网
( 2025-07-29 10:58:30)
连日来,陆丰市城东街道与金厢镇以党建为引领,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相结合,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机制保障等举措,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全方位织密群众健康“防护网”。同时,从源头阻断蚊媒传播链条,为辖区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城东街道织密基孔肯雅热防控网
陆丰市城东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入户联心”机制与“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讲看听问帮”工作法激发全民防控强大动能,筑牢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防线。
城东街道党员先锋队带头开展“清积水、扫死角”专项行动。
“阿伯,基孔肯雅热是蚊子传播的,您家阳台这盆积水得赶紧倒掉……”清晨的城东社区,党员志愿者小陈正挨家挨户地讲解着防控知识。
为筑牢群众健康的坚固防线,该街道迅速组建了一支1092人的联户队伍,以“2人1组、5至15户1单元”的方式划分责任网格,党员干部带头下沉网格中,把“群众谈心日”变成了防控宣传日。联户人员带着《基孔肯雅热防控手册》,结合案例,用方言讲解“蚊子咬了会发烧”“积水里能孵蚊子”等常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累计发放手册1000余份,覆盖了辖区所有居民点,让“清积水、灭蚊虫”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线上宣传同步开展,党员干部转发权威科普视频5000余次,“文明实践在城东”视频号推出的整治专题短片播放量破万次,形成了“线上+线下”的立体宣传网。
“不仅要让群众知道‘为什么防’,更要带着群众‘怎么防’。”城东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在防控部署会上说。结合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员先锋队带头开展“清积水、扫死角”专项行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分片包干,聚焦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圩日集市等重点区域,以“仔细看”的较真态度排查隐患。
在东埔村,党员干部带头清理自家院落,随后挨家动员村民翻盆倒罐;在城东社区,村干部带着工具疏通堵塞的沟渠,商户们主动加入清扫队伍。截至目前,累计清除卫生死角100余处,处理废弃轮胎、破盆烂罐等积水容器87个,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播链。群众纷纷感慨:“党员带头干,我们跟着干,村里干净了,蚊子也少了。”
城东街道将防控工作纳入“入户联心”常态化内容,建立“收集诉求——分类处置——反馈回访”的闭环机制。党员在走访中运用“讲看听问帮”工作法,既宣讲政策、查看环境,也倾听群众对消杀频次、防控设施的建议,帮助解决“清理工具不足”“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等实际问题。
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忙清理积水;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协调专业消杀队伍加密作业。通过“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机制保障”,城东街道把防控责任压实到每个网格、每个家庭。
金厢镇整治人居环境筑牢防控屏障
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进程中,金厢镇积极响应号召,将提升镇域形象与保障群众健康紧密结合,以党建为引领,迅速行动,全力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融入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理念,实现“整治+防控”双轮驱动。
金厢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金厢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入户联心”和“群众工作日”为载体,深入开展“讲看听问帮”活动。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村(社区),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倾听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融入其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度。同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组建党员先锋队,带头投身环境整治一线,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金厢镇以“六乱”整治为切入点,从细微处着手改善镇域环境。在美丽圩镇入口,将陈旧的宣传标语替换为兼具文明倡导与防控提示的内容,如“整治人居环境,预防蚊媒疾病”,既美化了入口形象,又强化了健康宣传。镇执法队对国道沿途破旧宣传横幅进行全面拆除,不仅提升了视觉美感,还减小了横幅破损后积水滋生蚊虫的隐患。针对山门村、金厢社区等地的违规搭建遮阳棚和车辆违停问题,执法队员耐心上门劝导,向违规商户讲解其对镇容及蚊媒防控的不良影响,拆除遮阳棚,并在社区规划规范停车位,解决了道路拥堵,消除了卫生死角,为后续环境消杀创造了有利条件。
228国道沿线是金厢镇的形象展示窗口,也是整治与防控的重点区域。该镇党委、政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治网格,覆盖山门村、金厢银滩段等全域沿线区域。针对沿线垃圾、杂草、杂物及乱堆乱放现象,采取“分段负责、集中清理”模式,组织工作人员对道路两侧排水沟、绿化带、闲置空地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清扫。在清理过程中,特别注重清除积水容器,对废弃轮胎、破盆烂罐等易积水物品进行集中清运或破坏处理。截至目前,国道沿线整治累计出动1000余人次,清理垃圾20余吨,有效降低了蚊媒滋生风险,让国道沿线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人员密集的旅游景区,金厢镇的浮日金厢湾、红色大道、海纳金滩民宿、金厢滨海红色旅游景区等成为防控的关键场所。各景区将“卫生整治”与“防蚊灭蚊”紧密结合,采用“挖掘机+人工”深度清理模式,对沙滩垃圾、杂物及积水坑洼进行清理填埋。同时,组织专人对周恩来同志活动居址、红色文化馆等周边杂草进行修剪,提升景区观赏性的同时,消除蚊虫栖息环境。截至目前,景区环境卫生整治累计出动300余人次,清理垃圾10余吨,为游客和工作人员打造了安全健康的游览与工作环境。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通讯员 陆组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