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碣石镇可塘小区文化遗存多

( 2020-11-15 09:15:51)

□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


 清代碣石卫城城墙遗址


近日,记者来到陆丰碣石镇西门社区可塘小区,该小区是清朝康熙八年碣石卫总兵苗之秀主持修建碣石城后,由南迁移民迁徒聚居而形成的。人文底蕴丰富。

近乎《聊斋》的人物肖存斋

该小区形成之前,此处在宋代出了一位著名人物肖存斋。据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魑魅》载:“万历三十五年,有夜掘肖存斋墓后得古剑,藏之数日。忽中宵电掣,失剑所在。存斋讳观,宋徽宗七年进士,本闽莆人,任惠州刺史。以南渡不仕,择居石桥场。有遗书见《碣石志》。”古人信神鬼,因而像纪晓岚这样的二品大员也著《阅微草堂笔记》,士人不以为谬,更不用说《搜神记》《聊斋志异》等鬼怪小说了。而各地县志多有《魑魅》篇,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据百度:肖存斋(1059-1136年),祖籍福建省莆田西街人。生于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少就读于壶山之陇,即今莆田县壶中山。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授知丞通直郎。以察微见远,有备无患之奏议,为宋帝所采纳,擢升为承事郎。高宗南渡,肖存斋与李纲等主战,因“望复城守,以退虏兵”之奏议,获谗于黄潜善、汪伯彦,故于建炎元年被贬为惠州刺史。肖存斋痛山河之破碎,烽火遍地,百姓流离,又有主战奏议,俱遭位居相职的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排斥。建炎三年(1129年)71岁,自度时势不可,年事已高,上表乞归。朝廷准其奏,授承事郎职,谕“不复召还,荣封三代,通显门第”。辞官归,途经石桥场(今陆丰碣石),爱其江山之胜、渔樵之美,而择此定居,因有“高山大海之环卫,茂林水石而选胜”之遗句。肖存斋平居不以贤豪长者自居,待人平易厚道,保持自己德操,以补其人地生疏之不足,深获民众拥戴。绍兴六年(1136年)正月二十六日,肖存斋病逝石桥场,享年77岁,葬于石桥场桂林埔陇。

清代碣石卫城城墙遗址

碣石乃明清两代卫城,共历三次筑城。可塘小区的清城墙位于小区主路口北斗树脚处,此遗址是第三次所筑卫城(俗称石城)残址,原貌高二丈,厚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一百二十丈,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碣石总兵苗之秀督建,城墙用砖石筑成,公元1927年破毁,上世纪五十年代毁弃城墙以城基为环城马路,现仅存北斗这段残垣,列为该镇名城文物保护点。

另外,可塘小区内现存传统民居颇多,以陈氏家祠为代表,为潮汕风格“五马拖车”的陈氏家祠“可继堂”,该祠始建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迄今已有九十一年,占地面程约2000多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