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酒
( 2025-01-19 09:59:13)
○杨兆宏
天还没有黑,到处已经是灯火通明,燃放鞭炮和烟花的声音此起彼伏,山乡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又是一年除夕夜。
我们家更是热闹。经过全家总动员,下午五点刚到,便开始鸣鞭炮放烟花,燃香祭祖,然后开始年夜大餐。按惯例,父亲先发表献辞。他举起酒杯说:“2024年,对我们家来说是大喜之年。一是儿子和儿媳妇在老家为我们盖了这么漂亮的房子,让我们老有所居,安享晚年;二是孙子研究生毕业,在省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三是儿子的作品获得大奖,人们说我们家出了作家。这第一杯酒,祝我们家喜事连连!”我们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这第二杯酒,重温一下我们家的家风家训:亲人和睦,勤俭持家,与邻为善……”父亲又一次重复着家风家训,我的思绪却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大年之夜。
那时,我们家开了一个小店。一个大年三十的午后,我在柜台边玩耍,这时,邻居张阿姨的孩子来了,怯生生地说:“过年了,我们家没有吃的,妈妈让我来赊点面条和盐。”“面条卖完了,盐也没有了。”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大过年的,东西怎么能往外赊呢?那是不吉利的。小孩绝望地走了。“他来干什么?”父亲从里屋出来,问我。“他要赊面条和盐,不过我说没有了。”我正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谁知父亲突然就绷起了脸,然后拿了许多面条和盐,还从米缸里舀了几碗米,放在一个小筐里,对我说:“把这些给张阿姨送去,再向她道歉!”看着父亲那吓人的脸,我只得乖乖照办。年夜饭后,父亲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他说:“……助人为乐,与邻为善;予人方便,于己方便……”然后,父亲就给我们家定下了家风家训,并在每年的大年之夜重温一次。
“妈,我敬您一杯!”看着母亲苍老的容颜,我心里涌起一股难过的情绪。母亲目不识丁,却一生善良,为这个家付出太多。记得我还在上小学时,一次,家里请木匠做活,屋子内外摆了一地东西。第二天一早,母亲给我做早饭,刚出屋门,脚便被钉子狠狠地扎了一下,顿时血流如注。可母亲竟一声未吭,忍痛给我做完了早餐。中午放学回家,见母亲在挂吊水,我才知道原委。母亲啊,您是忍着怎样的痛才做完那顿早餐?如今的您,体弱多病,耳聋眼花,可是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您依然不停地忙碌着!
“这杯酒,我敬你吧。这些年,你辛苦了!”我对妻子说。妻子嫁到我们家二十八年了。当初进门之时,我家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可是妻子毫无怨言,操持家务,照看孩子,孝顺公婆。后来孩子能放手了,她就千方百计想着法儿挣钱,从不说苦道累,硬是把我们家带上了小康。
外面依旧热闹,我们的家宴也达到了高潮。父亲转身从供桌上把刚领到的“美丽庭院”示范户的牌子拿过来,说:“这是我们家今年又一喜事,这块牌子是政府对我们建设美好家庭的肯定!”
……
酒不醉人人自醉。今夜的酒啊,真香!真醇!真甜!
- 上一篇:年的轨迹(外一首)
- 下一篇:古炮台,荡起时光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