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02

我家的药园

( 2021-10-31 08:01:50)

●刘祖建

寒冷的冬天过后,春草萌动,老树发芽,我家后面的那块药园里的芍药,就从土里长出嫩芽。刚从土里长出的芍药嫩芽,像圆珠笔尖的头那么大,尖尖的,笔直向上,有几分粉白,也有几分紫色。只要芍药芽从地里破土而出,真正的春天就来了……

我和弟弟们时常在雪花飘飘的日子跑到药园里,用目光到处搜寻着,看埋在土里的芍药长出嫩芽没有。搜寻了几遍之后,确信芍药还没有长出嫩芽,我们就会带着几分失望离去。但过不了一两天,我们又跑到药园再度观察。终于,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天空突然放晴,我和弟弟们揉着惺忪的眼睛,高一脚低一脚地来到药园。春风徐徐,空气清新,我们睁开眼睛,放眼一看,哇,土里一夜之间冒出许许多多的芍药芽。

看着红紫色而略带几分粉白的芍药芽,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药园里,我们很激动。此时此刻,我们多么盼望芍药快快成长,早些盛开那美丽而鲜艳的花朵啊!

我家药园大约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在我的记忆里,原先种的是包谷,当然,父亲和母亲时常会套种一些白菜青菜萝卜等蔬菜。后来,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说种药材之类的不犯法,父亲就萌发了种药材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父亲就到处打听哪里有药材种子卖,哪里会收购药材。经过一番筹划,终于种上了药材。种的最多的是芍药,也有一些川芎。

那时农村很穷,偷二(即盗贼)很多。那些偷二无孔不入,小则偷一只鸡一只鸭,大则偷一头猪一头牛。只要值钱的东西放在家里,都要提防着偷二。我们家并无值钱的东西,但我们家药园种着的芍药、川芎,却是十分值钱的。白天,父母时常吩咐我们几兄弟去药园查看,如发现鸡鸭猪牛,就及时把它们赶出来。当然,我们看药园的主要目的还是提防偷二。但有一年,我们家的药材还是被偷二偷挖了许多。那是我家刚开始种药材的头两三年,深秋的一天深夜,那偷二趁着月黑风高、大雨滂沱、雷电交加之际,偷挖了我家药园里的芍药和川芎。那时芍药和川芎都不到收获的时节,父亲母亲想等芍药和川芎长大些了成熟了再收获,可偷二却不这么想。当第二天清晨父亲和母亲来到药园时,看着被偷二挖得乱七八糟的药园,气愤得跳了起来。我想,当时父亲和母亲肯定是气得差点吐血。特别是我的母亲,气得在药园里把偷二骂了很久,直到骂得声音嘶哑。可见,母亲心里有多气愤,多难受啊!

亡羊补牢,父亲和母亲从李家湾、河坝砍来了许多汤圆般粗的木棍,沿着药园的周围密密麻麻地插了一圈,就连小兔子都钻不进去。然而,父亲母亲看来看去,觉得要防那些身强力壮的偷二还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又想出来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药园的西北角那个馒头式的小土包上,搭建一个简易的药棚。

这个药棚十分管用。自从搭建了这个药棚,我家的药材就再也没被偷盗过了。

药棚很简陋,是用四根较大的木棒做成的。四根木棒成长形插入地里,四根木棒的顶端则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形成药棚的框架,又在框架的中间位置用许多木棒和木板链接起来,就成了木床,在木床的上面垫上稻草,在稻草的上面铺上一张竹席,这就是药棚里的床了。

药棚搭建好后,白天都空着,偷二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盗。到了晚上,父亲吃过晚饭,就住到药棚里去。我们几兄弟觉得好玩,都争着吵着要跟着父亲到药棚里去住。

药材成熟了,父母把芍药根和川芎挖回家来。川芎很好处理,去掉身上的泥巴,晒干就可以卖了。而芍药就比较麻烦,把芍药根挖回来后,先用水洗干净,再把它放到铁锅里沸腾着的水里去煮,煮到一定时间后就把它捞起来,沥干,等它冷了不烫手了,才用竹片做成的刮刀把它身上的那层薄皮刮去。然后再把芍药根晒干,经过这些工序处理后,才能挑到湄潭县的马山、西河等供销社去卖。

那时,不管你是自己种的药材,还是到深山野岭挖回来的药材,都不能拿到市场上去卖,虽然市场上的价格比供销社要高,但也只能卖给供销社。

那些年我们家生活比较拮据,全靠父母种植药材卖些钱来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供我们兄弟姊妹上学读书。

那时候我们几兄弟少不更事,对药材的种植制作卖钱并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芍药什么时候开花。当药园里出现几朵芍药花蕾时,我们就把它摘回来,插到装有大半瓶水的瓶子里,等待着花蕾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时常跑到药园去,欣赏那鲜艳夺目、芬香扑鼻的芍药花。看着满园洁白的、紫色的、粉红的芍药花,年幼的我们,不仅暂时忘记了饥饿,而且心情愉快,生出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