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市两会】我市2024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 2024-01-15 10:22:53)
汕尾日报讯 (记者 陈希文)记者从昨日闭幕的汕尾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获悉,经票决,我市2024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各职能部门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齐心协力,圆满完成汕尾市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共支出35.83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7.63%,民生改善看得见、摸得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今年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涵盖了环境整治、就业服务、食药安全、养老托育、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切实反映了群众普遍关注、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充分体现民意的同时,也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情牵百姓、心系民生的担当与作为。一是实施县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县域寄宿制学校建设,建设初中、高中学生宿舍宿位6600个。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完成8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市中心城区地下排水管网升级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工程项目、海丰县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陆丰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及配套管网工程、陆河县城污水系统二期建设工程(三期)等项目。三是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成不少于12万名20岁-70岁目标人群乙肝、丙肝筛查,及早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并加强规范诊治;免费为1.9万名汕尾市适龄(35-64周岁)妇女提供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为1.5万名汕尾市新进入初中一年级、未接种过HPV疫苗且未满14周岁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四是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放心行动。加强食品安全抽检,统筹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完成不少于1.6万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加强食用农产品(上市后)快检,在全市70家农贸市场(含超市)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25.2万批次;加强药品安全抽检,完成680批次药品监督抽检任务;开展农产品(上市前)质量安全定量抽检2708批次。五是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实施陆河县南部三镇(河口、上护、新田)集中供水工程、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农村供排水综合建设工程、陆丰市陆城供水管网扩建和改造工程、汕尾市螺河-黄江水系连通工程,提升居民饮水安全和用水保障能力;实施陆丰市螺河水闸重建等水利设施工程。六是提升“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水平。为2万名汕尾市常住孕妇所娩的新生儿提供免费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听力筛查;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全市学前教育生均拨款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推进建设2个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完成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00户;在全市范围内打造10个镇(街道)幸福长者食堂运营模式示范点。七是提高困难群体补助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月人均961元、732元提高到995元、806元;城乡低保补差水平分别从月人均739元、510元提高到765元、528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从月人均1538元、1172元提高到1592元、1290元;集中供养孤儿生活保障标准从月人均2017元提高到2088元,散居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标准从月人均1359元提高到1407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月人均195元提高到202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从月人均261元提高到270元;为全市约10万名本市户籍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对象,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额资助其个人缴费部分。八是开展交通安全和便捷行动。建设建制村单车道改双车道及美丽农村路60公里;完成3座危桥改造;采用增设硬隔离、辅道或者标志标线的方式区分汽车与摩托车的行驶道路,建设摩电专用通道共35公里。九是提供就业服务能力和强化产业技能人才支撑。建设4个“就业驿站”,就近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0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劳动者1万人次以上,开展“南粤家政”培训5000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到3000人以上。十是开展粮食助农富农增收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建设5个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站,打造42个供销联农带农示范村,并按照“省供销社企业+县、镇供销社+村集体+中小农户”模式成立合作社作为农服站运营主体,围绕汕尾市丝苗米耕、种、管、收和加工开展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实现村集体、农户可持续发展和增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十件民生实事的出炉件件惠民生,桩桩暖人心,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聚焦民生,心系人民,为民谋利。在接下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钉钉子精神,全力办好、务求实效,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