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
风雨同舟践初心 攻坚克难保供电
9月28日,当驰援阳江抗灾复电队伍完成抢修任务顺利归来,这场与台风的“赛跑”正式画上句号。
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来袭,9月23日18时,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迅速启动防风防汛I级应急响应,全面投入到与时间赛跑的抢修复电攻坚战中,守护汕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9月24日,台风“桦加沙”在阳江登陆,使得当地电力基础设施遭受重创,抢修复电工作迫在眉睫,汕尾供电局闻“风”而动,火速组建了265人的抗灾复电队伍集结驰援阳江,与当地供电部门并肩作战,守护万家灯火。
驰援阳江抗灾复电队伍顺利完成抢修任务,平安归来。
鏖战风雨保供电
风雨欲来,未雨绸缪。在台风“桦加沙”来临之前,汕尾供电局积极部署“灾前防”工作,全面开展电网设备特巡、树障清理及用电安全检查等工作,从源头降低台风导致线路故障的风险。台风过境后,汕尾供电局抢修人员身穿雨衣、脚踏积水奔赴各个抢修现场。汕尾陆河县河口镇中心洋村受强风影响,多棵树木倒伏、树枝折断,部分倾倒树木直接压覆在10千伏北溪线中心洋支线#1杆线路上,导致供电的10千伏中心洋公用台变中断供电,周边村民用电受到影响。陆河供电局河口供电所党员突击队迅速响应,按照提前规划方案分工,党员带头、青年骨干紧跟,迅速投入树障清理工作。树障清除后,立即开展抢修检修,高效完成故障处置,迅速恢复供电,全力保障了辖区群众用电需求。各县(市、区)的抢修复电工作均有序推进,截至24日17时,汕尾供电局累计出动人员超1558人次,车辆400台次,发电机1台次。

在台风“桦加沙”风雨减弱后,城区供电局捷胜供电所组织党员突击队进行线路设备巡视,并组织运维人员对沿线电杆、表箱进行检查加固。

台风“桦加沙”过境后,陆河供电局河口供电所党员突击队开展树障清理工作。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电力人”。9月24日,台风“桦加沙”在阳江海陵岛沿岸登陆,当地电力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市民生活和城市运转面临严峻挑战。“灾情就是命令,复电就是责任”,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迅速响应“全网一盘棋”部署,组建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共265人的抗灾复电队伍,带着“不复电,不收兵”的坚定信念,携带专业设备,奔赴阳江抢险第一线。9月28日,这支驰援阳江抗灾复电队伍顺利完成抢修任务,平安归来,再一次以专业与担当筑起守护民生用电的坚固防线。
精准抢修暖人心
“丹载三舍台区低压4023开关复电!”9月26日上午,在阳东东城供电所丹载三舍台区抢修现场,来自海丰供电局的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抢修复电工作。抢修现场,各项复电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运用无人机对丹载上寨#2等台区受损情况进行排查记录、组织抢修人员优先处理直接影响送电的故障点、赶往故障点开展立杆和架线工作……在大家的不懈努力和互相配合下,一句“复电”引来了队员们的一阵欢呼。

在阳东东城供电所丹载三舍台区一抢修现场,海丰供电局党员突击队正进行立杆、架线工作。
“我们是党员,必须冲在复电的第一线!”在来自陆丰供电局东海供电所的刘开景的带领下,陆丰分队的党员突击队针对阳东区北惯镇沙新村低压台区开展清障作业。看着被台风肆虐后倒伏的电杆导线,刘开景和队员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清障工作中,为抢修复电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争取尽快恢复该片区的供电。
另一边,面对阳东区北惯中学因台风停电,影响校园教学与生活秩序的状况,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学校供电变压器展开全面勘灾巡察,重点排查外壳、低压导线等关键部位,详细记录设备受损情况,通过分析低压开关故障信息快速锁定问题根源,为精准制定抢修方案提供依据,全力保障校园教学与生活用电需求。
对阳东北惯镇木桥村倒伏线塔开展清障作业、到110千伏赤潭站10千伏赤松甲线10千伏沙新村台区抢修受损低压导线与断杆低压线、在10千伏新桥公变全台区采用“先清障、后抢修”的策略在泥泞中开辟作业通道……9月26日,入驻阳江阳东供电局开展支援的汕尾供电局抗灾复电现场指挥部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和数字化系统迅速梳理北惯所东城所未复电台变68台,并迅速组织现场勘查,梳理抢修作业计划22项。
多点监督守安全
在阳江的4个日夜,抢修复电队伍面临着恶劣天气与复杂险情的双重考验:多变的风雨天气随时可能中断作业,受损线路与设备潜藏着安全隐患。但队员们毫无惧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战斗,与阳江人民同心协力,重新点亮万家灯火。驰援抢险的过程中,汕尾供电局力求以科学有序的抢险策略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安全高效地点亮每一处黑暗,在多方面发力筑牢安全保障,为抢修复电队伍提供有力托底。
9月26日,针对110千伏赤潭站10千伏台丹线F19四郎支线木桥村公用台变故障,突击队迅速响应。抢修队伍聚焦核心任务,有序开展树障清理、断落导线拆除及新导线更换作业,同时启用无人机快速勘灾,精准确定工程量,最大限度压缩停电时间。为确保抢修现场安全管控,汕尾陆丰供电局部署专业监管力量赴现场指导,由安全政委牵头,联合保命安监、现场监管人员组成三人监督小组,通过平行监督模式,全程紧盯作业规范,为抢修工作筑牢“安全防线”。

110千伏赤潭变电站10千伏赤松甲线F17线路万象原种场#2公变支线有多处倒杆,汕尾供电局党员突击队来到现场并迅速开展抢修复电工作。
安全第一,细节为本。烈日炙烤下,突击队队员蹲守在10千伏赤松线龙门#1配变旁开展现场勘察。笔尖在图纸上仔细标注每一处隐患,现场反复确认安全措施落实细节,任何微小问题都不放过。勘察同步,队员们立即与安监部现场沟通,快速敲定“划分施工警示区”等安全措施。从隐患排查到方案制定,全过程无缝衔接、同进同出,既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又优化了施工流程,为高效抢修打下坚实基础。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队伍圆满完成51个台区的抢修复电任务,如期兑现国庆中秋“双节”前“户户通电”的庄严承诺。
风雨退去,灯光重现,黑夜中的点点灯光成为他们的暖心捷报。清障保通时的冲锋、精准抢修中的坚守,校园与村落里的忙碌身影,都见证着汕尾供电局的责任与担当,也以实际行动再一次彰显“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汕尾红海湾供电局:
全方位护航十五运会帆船赛事用电
近日,汕尾红海湾供电局在红海湾大道旁的电力杆塔上安装了一批智能摄像头,能够全天候监测线路及周边环境,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帆船赛事提供稳定供电筑牢坚实防线。这是汕尾供电系统首次在配网领域应用智能设备保障大型赛事供电,标志着电力保障从“靠人巡逻”迈向“智能防护”新阶段。

9月21日,参加演练人员正在进行发电车接入操作
据了解,为满足十五运会期间赛事“供电零闪动”的严格标准,汕尾红海湾供电局引入智能摄像头监测系统,借助科技力量加固电力防线。该系统实现立体布防、全天候可视和闭环处理。每基铁塔中部两侧各安装一台摄像头,覆盖线路前后50至100米范围,可多角度监控道路、施工区域和绿化带,实时监测车辆、人员与线路安全距离。设备具备夜视和恶劣天气成像功能,24小时不间断运行,消除时间盲区。此外,系统内置AI算法,能精准识别各类风险,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监控平台发送警报,快速启动处置流程,形成监测、预警到处理的闭环管理。作为红海湾供电局的首次尝试,该项目不仅为赛事供电提供可靠支撑,也为后续在更多配网线路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此前,该局还在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开展了一场紧贴十五运会帆船赛事实战场景的突发停电应急演练,聚焦涉赛重要场馆电力保障核心需求,全方位检验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为赛事期间供电“零差错、万无一失”筑牢安全防线。
突击队的故事
乡情使命系一线
——记党员突击队队长李飞成
近日,受台风“桦加沙”影响,阳东地区电网设施遭受严峻考验。在抢修保供电的关键时刻,一位特殊的“党员突击队长”始终冲锋在前——他就是来自汕尾海丰供电局的副总经理李飞成。作为驰援阳江阳东供电局的党员突击队队长(海丰支队),这位阳东本地人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指挥能力,奋战在抢险最前沿,为尽快恢复家乡供电贡献力量。

右一为李飞成
作为阳东本地人,当李飞成得知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正是自己的家乡阳江市阳东区时,一种为家乡父老尽责的迫切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南网人,更作为一名党员,现在终于有机会用我的专业能力为家乡老百姓做点实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主动请缨,迅速集结队伍,火速奔赴阳江。
抵达现场后,李飞成连夜投入驰援工作部署会议,面对复杂的灾情和繁重的抢修任务,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投入战斗,不仅制定科学高效的抢修方案,更坚持靠前指挥,穿梭在每一处抢险现场。连日来,李飞成与突击队员们并肩作战,带领队员们克服道路不通、环境恶劣等困难,争分夺秒进行线路巡查、设备修复和供电恢复工作,常常加班加点至深夜。提起李飞成,青年突击队员曾英杰说,“李队长既是专业的指挥员,又是我们的贴心人。对于本地的情况很熟悉,指挥精准到位,也总是和我们一起冲锋在一线,在他的鼓励下,大家干劲更足了。”
科技赋能强支撑
——记党员突击队队员罗基力
“我是党员突击队的一员,也是无人机的主力操控手,一定要发挥好我的专业能力,用最短的时间让故障点‘显形’。”作为党员突击队中唯一的女性队员,罗基力紧盯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显示屏,双眼闪烁着坚毅的目光。9月26日是驰援队伍正式展开工作的第一天,“人生地不熟”成了罗基力面临的首个困境。为打破这一困境,罗基力巧妙应用“南网智瞰”手机应用,在大数据的导航下,快速找到了目标台区,无人机徐徐起飞,一个个倒杆、断线位置被精准记录,“有些地方信号不好,南网智瞰导航的点位跟实际位置存在偏差,我就凭借经验,先寻找附近的低压线路,再沿途找到变压器,有时也会遇到热心的村民主动给我们带路。”罗基力讲述着工作中的事情,同时也将经验共享给其他勘察人员,仅半天多的时间,汕尾陆丰供电局的驰援人员就完成了北惯供电所39个故障低压台区的勘察任务,为后续快速推进抢修复电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右一为罗基力
此次支援工作中,由汕尾陆丰供电局营配指挥中心自主研发的“KML生成助手”跟无人机巡检技术组合成了“黄金搭档”,罗基力将现场勘察的照片导入“KML生成助手”输出KML文件,再导入南网智瞰,以往需要一小时才能梳理清楚的低压故障段线路布局,5分钟便能在南网智瞰地图上全部显现。截至9月27日19时,由汕尾陆丰供电局驰援的阳江阳东供电局北惯供电所已实现全面复电,罗基力卸下连日来奋战后的疲惫,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捋了捋手臂上的“党员突击队”袖章,整理着收尾工作,为此次驰援任务划上圆满句号。
驰援“老兵”显担当
——记党员突击队队长刘开景
扣紧安全帽,系紧手臂上的“党员突击队”袖标,来自陆丰供电局东海供电所的刘开景大步走向集结的驰援阳江抗击台风“桦加沙”抢修复电队伍,这是他继2024年“摩羯”后的又一次跨单位支援抗击台风。

右一为刘开景
抵达阳东区当晚,身为驰援队伍小组长的刘开景便迅速进入状态,他先组织人员对北惯供电所管辖低压电网开展全域初步勘察,精准划分出9个低压台区抢修单元;随后连夜召开小组会议,根据队员的技能特长制定“一台区一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和分工,直至深夜才结束工作。次日清晨,刘开景带着党员突击队奔赴现场,始终坚持“与施工人员同进同出”——每个作业点开工前,他都会和队员一起检查绝缘装备、核对安全措施;收工时,他会逐一清点人员、确认设备断电,绝不落下任何一人。
为确保现场沟通的高效快捷,有序推进抢修复电,刘开景给每个小组成员配备了对讲机,一旦发现问题,只需一句话就能同步信息。在处理10千伏龙门#2配变低压台区的倒伏电杆时,负责勘察的组员报告“电杆与电信杆交缠,吊车无法靠近”,刘开景立刻赶到现场,果断决定“人工搬运”,并叮嘱“安全政委”做好防护。大家齐声喊着号子发力,快速将电杆移到了安全区域,“咱们党员就是要能吃苦、冲在前,早点送电,让老百姓安心。”刘开景说。
从清晨到深夜,刘开景和组员们奔走在各个作业点,一边指导抢修作业细节,一边监督安全规范,发现有人操作不规范,就立刻上前纠正:“安全这根弦不能松,咱们既要快,更要稳!”当夜间9时最后一组接地线拆除、低压开关合上,9个台区的灯光陆续亮起时,刘开景才露出了笑容。
安全“较真”护光明
——记青年突击队队员张意明
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阳江地区电网遭受严重冲击,抢修复电任务十万火急。危难时刻显担当,汕尾海丰供电局青年员工张意明主动请缨,告别怀孕七月有余的妻子,连夜驰援兄弟单位,在抗风抢修一线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南网青年的责任与奉献。

左一为张意明
在抢修一线,张意明担任信息联络员。这个岗位是抢险指挥的“神经中枢”,负责各项信息汇总、协调施工人员、做好现场管控等。面对千头万绪的抢修任务,他展现出超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每天深夜,当白天的抢修暂告段落,他仍在临时指挥部梳理进度、核对数据,提前制定次日详细到每个点位的工作计划,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白天,他严格落实计划,穿梭于指挥部和各个抢修点之间,及时传递信息、协调资源、跟踪进度,保障了前后方指令畅通、协作无缝。同事们评价他:“有张意明在,信息就不会断,工作就有条理。”
面对复杂的电网损毁情况,他不仅快速理解技术难点,还积极提出优化方案,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抢修复电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抢修现场,他严格落实安全“较真”文化,每次开工前,都要仔细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防护装备是否齐全、现场环境是否达标,坚决执行“不满足安全条件严禁开工”的原则,成为现场安全的“铁面守护者”,这种对安全的“固执”也确保了整个抢修过程安全零事故。
在台风“桦加沙”的考验面前,张意明用逆行的身影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员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用专业和坚守点亮了受灾地区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