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即将结束。连日来,记者探访发现,我市各大景区、美丽乡村都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不少市民选择在家门口“就地出游”,轻松享受“微度假”,也玩出新意和惬意——
做足准备 文旅服务供给丰富
9月29日是中秋节,也是“小长假”首日,记者在市文化馆多媒体室举行的亲子DIY月饼制作活动现场看到,人们三五成群结伴前来,络绎不绝。市民何女士带着女儿正在制作自己喜欢的专属节日月饼。她说,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是特别好,她想借助亲子DIY月饼制作活动,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把女儿亲手制作“福”字月饼送给婆婆,祝婆婆健康长寿、快快乐乐。
亲子制作月饼活动现场。
这只是我市迎“双节”众多文旅活动的场景之一。
“凤鸣朝阳”山渊之精演出现场。
“以茶会友”擂茶活动。
市文化馆举办“迎中秋庆国庆”系列活动。
市博物馆展示非遗“滚地金龙”。
城区渔歌传承基地举办巡游活动。
汉服表演的小姐妹。
“近”村体验 新农旅消费渐热
10月2日,记者在我市新打造的新农村景点看到,休闲垂钓、吃农家饭、体验农活、会友聊天成为众多市民度假的主要方式,不少家长在假期带着小朋友体验乡村游乐趣。
在海丰新山村、温厝村等新农村景区,不少市民举家出游,感受新农村新风貌,品尝农村特色美食。市民罗先生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差,平时让他在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他都跟家长推三阻四的,或干脆要以劳换酬。刚好这次利用假期,带上小孩亲身体验一下采摘、种植与养殖等村里人过的生活,体验一下村里人劳作的感受,学会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市民彭先生在一排老屋子前面拍照留念,感慨万千说:“现在这样的老房子越来越稀少了,它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想起儿时的伙伴,想起记忆中的家乡。”
带着全家老小准备到附近新农村游玩的刘先生对记者说:“现在外地旅游到处塞车,家门口景区也不少,本地游就很好。”
郊区亲子游,小孩投喂小山羊。
彭子珍 摄
据悉,“双节”期间我市根据不同人群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民宿体验、亲子采摘活动、餐饮服务等多元场景的服务内容和深体验旅游产品,吸引本地游玩的市民人数较以往明显增多。城区一农家乐负责人介绍,仅假期前5天,就累计迎客约2万人次,和去年同期相比,日均客流量增长19%,其中本地游客占比6成以上。
“今年双节的旅游热点发生了转变,短途周边游代替了中远途旅游,慢休闲、深度假、文化体验的小众景点成了度假的好去处。从各县(市、区)的数据看,客源庞大。市内旅游表现最好,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保利金町湾景区等地增长明显。”市文旅体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人更注重旅游与文化休闲运动健身相结合的游玩体验,折射出文化旅游品质升级的趋势。
多方护航 助力游客欢度佳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假期文旅市场环境和安全工作,节前部署实地督导检查,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为应对假期客流高峰的出现,维护文旅市场安全平稳运行,截至10月4日,全市文广旅体系统出动执法人员936人次,检查单位156家次,指导整改13家,整改问题隐患9家。
市文旅体主管部门先后召开专题部署会,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安全风险排查和整改销号,通过部门联动、强化落实,确保每天调度重点督导、重点景区包保到人、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即时发布景区信息,为游客营造了“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环境。
假日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转有序,未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喜庆文明的节日旅游氛围。
记
者
手
记
抢抓机遇推动本地深度游是我市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绕不开的“起步必答题”。汕尾的文旅产业资源丰厚,“红、蓝、绿、古、特”一应俱全。毋庸置疑的是,我市的旅游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发展质量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全市各级干部静下心来,继续保持稳健前行的定力、艰苦奋斗的耐心,推动汕尾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颜远涵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