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品清湖
诗意春风及第花
  • 2025-03-16 10:48
  • 【字体:    

○温水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公元1186年的春天,诗人陆游奉诏入京,赴任之前先到临安觐见皇上,住在西湖边上的一家客栈听候召见,长夜漫漫,细雨绵绵,在百无聊赖中却想起第二天清晨,会在深幽宁静的巷子里传来贩卖杏花的叫唤声。于是,孤独长夜便有了浅浅的诗意。

临安即现在的浙江杭州,江南水乡下着绵绵细雨的春天遍地诗意荡漾。杏花春雨江南,在这样的季节里,在那样悠长悠长的雨巷中,传来了阵阵卖花声,“卖花咧,杏花——”斯情斯景,撩人心弦。想到这里,脑海中莫名地浮现出汪曾祺的一段文字:“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我固执地认为,江南雨巷中卖杏花的也应是女孩子,她们挽着一篮子的杏花,花瓣还沾着雨水的痕迹,沿着长长的巷子叫卖,声音一定是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也一定使得江南春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也一定让江南的雨巷沾染上了杏花般的春色。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那个慢悠悠的年代,卖花与买花的人都有着一颗诗意的心。把剪下的花供养在清水里,日子荡漾起了诗意,春天的美景便在人们的眼里、心里,以及浅浅的言谈里。“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且不谈一生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陆游是百无聊赖的等待,起码也在这样的杏花春雨中暂且放慢了节奏,写字喝茶,满眼春色。

“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春回大地,万物萌动,百花次第盛开。我想,在春天万紫千红的娇宠中,当数杏花。圆形或倒卵形的花瓣簇拥在一起,浅白中带着些粉红,整体俏皮且灵动。一朵花就似一个可爱的小精灵,一朵又一朵的花便描画出了春意荡漾的季节。“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诗意盎然,让人顿觉眼前春光一片灿烂。而那“牧童遥指杏花村”,也同时让人浮想联翩,对那个开满杏花的小村庄充满了美丽的向往之情。翻阅古诗词,古人吟诵杏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杏花,几乎成了春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签。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春日融融,杏花漫野,人们争先游玩,折得一枝杏花仔细观看,愉悦心情溢于言表。踏春赏花的休闲娱乐生活,自古有之。只是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忙碌了,或疲于应付各种任务与清单,或乐于埋首于各类电子产品的屏幕中,凭栏抬头眺望的时间都越来越少了,更何况是卸下满身风尘而恣情轻松漫步于山野之中看春赏花呢。

其实,春天的美景一直都在,只是生活方式和看风景的心情不同罢了。南宋时期那个年逾六旬的诗人,虽然临时寄居江南,终生夙愿无以实现,但他在苦闷无聊中仍然惦念着春天里沾雨绽放的杏花。他的人生际遇尚已如此,可那颗诗心却仍然清晰明亮。也许,我们缺少的就是像诗人那样的一双眼睛和那颗敏感的心灵。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此时惊蛰已过,满园的春色越墙而出,漫山遍野都荡漾着杏花般的诗意。是的,春天已到,暂且放慢匆匆的脚步,抬起眼好好地眺望这无限山河的美丽春光。生活,总得歇一歇呀,不要总是急着往前走。

诗意春风及第花 1,742,064,518,000 b9dff1eba474418a90213458b5469541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