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今日关注
【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潮起大湾区 帆动红海湾——十五运会帆船赛事何以缘定汕尾红海湾
  • 2025-10-21 09:09
  • 【字体:    

金秋十月,汕尾红海湾海面上白帆点点、海风轻拂,运动员们驾驶帆船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划出优美弧线……这片被誉为“粤东麒麟角”的海域正迎来一场海上运动盛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帆船比赛在此扬帆开赛。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帆船赛事于10月20日至30日在汕尾红海湾举行。汕尾何以在众多沿海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运会帆船比赛的举办地?不言而喻,答案正是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优越的赛事环境。

海洋资源禀赋优越

本次帆船项目赛事地点所在的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拥有十分适合开展帆船和帆板项目的海域。

红海湾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2.6℃,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开展海上运动的时间远超国内多数滨海区域。该地区年平均风速达9.2米/秒,风功率密度等级为5至6级,海风年可利用小时数约3700小时,风速高、稳定性强、持续时间长,高度契合帆船赛事对风力条件的专业要求。

据悉,而红海湾海域水质清澈,能见度高,早在之前的亚运会期间就已证明其水质条件能满足国际级赛事的要求。

20公里外的汕尾市区品清湖,是我国最大的潟湖,湖面广阔平坦、风小浪平,位于滨海大道中段的相思树沙滩便于人们近水亲水,对推广帆船项目,推动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欣赏或亲身体验帆船帆板运动乐趣,打造汕尾特色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新名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帆船运动底蕴深厚

其实,汕尾与帆船运动结缘已久。作为中国首批开展帆船运动的城市,早在1994年,汕尾便凭借着优良的自然环境,迎来了广东帆板队在“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驻地训练。

随后数十年间,帆船帆板运动在汕尾的发展愈发风生水起。作为承办单位,汕尾主导了多场国际性、全国性比赛,如1996年亚太地区帆板锦标赛暨奥运精英赛、2001年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帆船帆板比赛、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等都在汕尾举办,汕尾均以优质的自然环境和服务获得了各参赛国家及省市代表队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层人才培养上,汕尾于1995年成立汕尾市帆船帆板队,2006年成立汕尾市帆船帆板训练基地,该基地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帆船帆板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和“全国帆船帆板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为我国立足于世界帆船之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正是这些经验的积累,为今日汕尾承办全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立体化网络逐步形成

随着广汕、汕汕铁路相继开通,汕尾全面迈入“高铁新时代”,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接汕潮揭地区“1小时生活圈”,为十五运会帆船项目落户红海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高速公路建设同样跑出“加速度”,“五横四纵”高速网和“四横五纵六联”干线网正加速织密。2024年,沈海高速汕尾陆丰至深圳龙岗段完成四车道改八车道升级,时速提升至120公里;新增长沙湾、陶河2个服务区和梅陇、汕尾东、潭西3个高速出入口。目前,全市51个镇街中,有50个可实现30分钟内通达高速收费站。这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迅速拉近了汕尾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也为全国各地选手前来参赛以及赛事后勤保障提供了极大便利。

如今,无论是乘坐高铁还是自驾车辆,人们都能便捷地抵达红海湾赛区。

海上运动之都迅速崛起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帆船赛事举办的意义已超越体育本身,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借助十五运会赛事筹备契机,汕尾利用帆船帆板这一优势特色体育项目,推动体育项目产业化发展,推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打造集体育训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于一体的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景区,进一步带动汕尾海上运动文化、滨海旅游的发展,促进体育产业消费,以运动带动旅游、带动经济,持续擦亮“汕尾帆船”“汕尾冲浪”等赛事品牌,不断提升我市体育旅游竞争力——

汕尾计划以“双湾一湖”(红海湾、碣石湾、品清湖)区域为核心,建设以“竞浪双湾,帆动汕尾”为核心主题的风帆冲浪圣地,构建“以海为主、山海互济”为核心特色的国际知名海上运动目的地;

全市已精选19处可开发水上运动项目的海滩进行精准招商,吸引更多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落户汕尾……

红海湾畔,帆影绰绰。汕尾正以其独特的海洋魅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专业的赛事保障,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其作为“海上运动之都”的潜力和风采。

汕尾日报记者 许婷

【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潮起大湾区 帆动红海湾——十五运会帆船赛事何以缘定汕尾红海湾 1,760,980,180,000 87188dbce00f43179ca1b04c6ea45bec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