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今日关注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争取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访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林博府
  • 2024-08-20 11:00
  •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林博府。他认为,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创新科研类事业单位管理方式,为科技工作指明了路径、明确了方向。

林博府表示,我市科技工作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紧扣我市“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以产业科技攻坚行动、“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科技融湾为契机,聚焦产生更多“1到10”的成果突破,坚持奋力追赶和塑造优势两手抓,走好走实“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之路,强化区域规划、科创力量、资源导入、科技服务,争取汕尾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突破。

在创新体系完善上,要强化产业平台协作,明确省科学院汕尾产业技术研究院、广工大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定位,以成果转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定向拉入更多科研团队,强化竞争意识,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要以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为门户,引导更多创新资源,以高质量科技服务为我市创新企业把脉寻路,把攻坚变为共担,把成果变为共享,把研究变为共赢。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发挥深汕中心医院省重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积极导入广州、深圳生物医药创新资源,谋划建设汕尾市粤东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服务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在成果转移转化上,要深化延伸“双岛多礁”格局,做好空间规划,从不同定位、不同方向展示汕尾优势和特色,并采取一岛多用,落实招商、电商等功能。要发挥好“管道”作用,将湾区充沛创新资源作为后盾,提升我市入驻主体的创新能力,同时丰富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提升产业链韧性。

在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上,要加快红海湾实验室建设,推进构建以服务海洋能源技术为中心,以海洋工程装备、水下智能装备、海上氢能技术、风渔融合发展为支撑的海洋产业体系;加快筹建中山大学汕尾海洋研究院,打造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做好海洋经济谋篇布局文章;加快“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围绕网箱建设生态设施,开展能源科研验证项目,实现海洋牧场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科技要素集聚上,要在做大密度上下功夫,纳入光明产业园、高校产业园、中学、中职等科教主体,规划共享性企业研发中心、虚拟大学城等,把科教做大做强;在规划上下功夫,多部门联合,按照发展目标、政策,设置三年阶段目标,形成完整的建设方案。要加快高新区建设,支持公共实验室、技术转移平台、中试车间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标准化厂房建设,夯实湾区产业转移承载地基础。

在企业创新能力上,要提升企业资质,服务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企业建设研发中心,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对接交流,围绕自身发展需要,开展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科技服务体系上,要抓好新一轮科技创新政策《汕尾市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统筹能力;不断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配置效率,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解决企业创新难、融资难、成果转化难和人才引进难等问题。

汕尾日报记者陈希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争取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访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林博府 1,724,094,048,000 9e42d3ae18644723951d746fcd847258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