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专题 -- 聚焦“百千万工程”
城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2025-02-17 08:33
  • 【字体:    

多家企业陆续入驻城区创新岛(光明),产业旺的劲头越来越足;美丽圩镇建设“里子”与“面子”并重,环境美的步子越迈越稳;教育卫生事业改革显著,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去年以来,城区聚焦重点、抓住关键,聚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持续激发县、镇、村发展潜能。去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9.44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增速高于全市平均2个百分点、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长沙炮台火爆出圈,成为市内外游客网红打卡地。

产业兴旺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城区突出抓住产业这个根本,以产业振兴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9.26亿元,同比增长23.4%,在我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一方面,该区持续抓好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加快推动创新主体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去年,该区59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61亿元、超年度计划投资15.18个百分点。新引进产业项目24个,计划投资30.1亿元。成功落地无人机制造基地、无废绿能超级充电站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西迪特科技、晶创电子等项目陆续投产。海洋渔业实现转型升级,江牡岛海洋牧场、海兴农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马宫渔港经济区成功申报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创建试点。中国(汕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驻企业400家,累计出口额达18.46亿元,已成为引领城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16家企业入驻城区创新岛(光明),江牡岛海洋牧场投苗试养,“海胆+”水产综合产业示范园产值超1200万元……城区产业发展向“新”而行、提“质”发展。

另一方面,该区坚持“因镇施策、因地制宜、因村打造”,统筹强镇产业和富民产业、现有产业和“风口”产业,立足“山海湖城度假胜地、渔文旅体休闲之都”定位,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步伐,推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落地,联动创新文旅业态。联合省旅控、挪咖公社等专业力量,着力打造马宫连线成片农文旅融合片区和“交农文旅商”深度融合的粤东门户型特色服务区。去年,该区新增3条省级精品旅游线路、2个省级文旅特色村,全年接待外来游客819万人次,同比增长36.57%,创旅游收入88.92亿元,同比增长23.36%。小岛咖啡、二马路美食街、灶物·码头夜市、保利金町湾、“长沙夜雨”等IP火爆出圈,成为游客网红打卡点, 持续释放“旅游兴、百业旺”综合带动效应。

城区通过直播带货形式推介土特产。

圩镇美丽

“面子”更足“里子”更实

实施“百千万工程”,总体发力点是县域,关键连接点是乡镇,引爆切入点是乡村。为此,城区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美丽圩镇”规划涉及方案,成功实施51个“七个一”项目,并打造建设2个“连线成片”示范提升工程。去年,典型镇红草镇规划设计获省评“优秀”,在典型镇建设中名列全市第一,成为全区的先行示范。

该区大力实施“明珠系列”攻坚行动,推动中心城区增颜提质,完成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和口袋公园、绿美小公园等建设,正式开通二马路东段、兴海大道南段等市政道路。同时,选树培育省典型村19个、市典型村15个,着力提升风貌及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房“三化”、村庄“五美”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生活空间由“脏、乱、差”向“净、畅、美”转变。去年,该区新增种植乔木11.24万株,建成口袋公园7个、绿美小公园111个、绿美示范街14条、绿美示范园14个、农村“四小园”726个,100%完成年度造林抚育任务,全区95%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在做好“面子”的同时,城区按照上级关于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6种模式”的部署,聚焦“运营不力、动能不足、质量不高”等堵点问题,通过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清查整治,理清了村集体经济账目,盘活了村集体资产资源。通过组织统筹、政策统筹、规划统筹,充分发挥党建举旗定向作用,立足各村(社区)优势,推动基础好、实力强、有管理能力的村集体分类组建强村公司,激活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高效。去年,该区组建强村公司31家,该区7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4772.3万元,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0个、50万元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5个。

土特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金钥匙”,该区深挖镇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写好“土特产”文章,加大品牌培育,成功申报“圳品”认证产品9个。同时,着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培育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发展典型,助力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晨洲蚝”“红灯笼荔枝”“宝楼姜”等“土特产”迈向湾区人民餐桌、畅销港澳。去年,该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8%,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更加充沛。

村级5G远程会诊中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就医。

民生向实

百姓福祉显著提升

实施好“百千万工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倾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民生之要,学有所教,病有所依。一教一医,都是老百姓最关注的“硬核”民生问题。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民生所需,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用责任和爱心托起学生的美好明天。

去年,该区华附凤凰城幼儿园、雅居乐幼儿园开园招生,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小学2所,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3所。东涌第二幼儿园、红草中心幼儿园学前教育集团挂牌运营。同时,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校长、教师交流轮岗150名,引进高学历教师29名,高考本科段上线人数同比增长23.70%,本科上线率同比提高7.58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城区持续加大改革力度,紧紧围绕抓项目、提能力、强服务、优环境的工作目标,强化服务举措,办好惠民实事,全心全意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托管”逸挥基金医院,东涌镇、凤山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项目竣工验收,捷胜镇、凤山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推荐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站实现医保结算全覆盖。同时,持续深化医联体改革,加快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打造村级5G远程会诊中心,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医诊疗。

除此之外,过去的一年,该区幸福长者食堂运营持续降本增效,非遗巡游、海上运动会、蚝文化节等文体活动接连举办,全年刑事治安等关键指标实现明显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10年排名全省第一,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同比增长5.6%、7.2%,老区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有趣有盼,百姓福祉显著提升。

未来,城区将保持乘风破浪的姿态、砥砺一往无前的勇气,团结奋进“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之路,扎实推进“产业兴市攻坚年”“强县富民攻坚年”“狠抓落实攻坚年”行动,努力攻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城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1,739,723,604,000 9b7dea3d17614e0ab61027e85f660279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