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专题 -- 聚焦“百千万工程”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扬文明新风 建善美之城 ——2024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 2025-01-09 11:03
  • 【字体:    

理论宣讲深入城乡、志愿活动情暖人心、先进典型催人奋进、文明创建热潮涌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以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为我市“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明实践入基层

2024822日,市气象局联合红海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全面深入解读全会精神,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

在过去的一年,我市充分发挥56家文明单位与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优势,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宣传宣讲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和宣讲方式,拓展理论知识的传播范围。如今,这样的宣讲活动已在汕尾“遍地开花”,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基层宣讲活动4900余场次,覆盖听众23万人次,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我市还以聚焦助力“百千万工程”,围绕解读“百千万工程”政策、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等主题,组织“助力‘百千万工程’文明实践在行动”宣讲活动3618场,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看县区”系列宣传报道,滚动式宣传展示各县(市、区)各单位深化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成果经验。

为将理论、政策和文化送到基层,有效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我市不断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走深走实,目前,全市已按“五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08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驿站)126个、文化礼堂38个,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同时,持续推动科普阵地建设,全市已建省级工作站12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8家、各具特色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7家。

文明培育扬新风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好人就是一盏明灯。我市持续深化“善文化”内核与标识,打造“善美之城”城市品牌,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深入开展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活动,制作宣传汕尾市先进典型代表贺岁视频等,通过建设“好人路”“好人墙”“好人帮好人”关心慰问活动等形式,讲好人故事,弘扬好人精神。2024年,我市新增“善美好人”183人、汕尾“新时代好少年”20人、“广东好人”4人。

为培育时代新人,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市印发《2024年汕尾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市各地中小学校广泛开展2024年汕尾“新时代好少年”选树宣传、“强国复兴有我”汕尾市优秀童谣征集推广等主题活动,推出优秀童谣15首,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54场次,累计组织发动少年儿童合唱团体97个,吸引中小学生41105人次参与。同时,培育了9.7万名“红领巾讲解员”,打造全省首支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基层宣讲队伍“红领巾宣讲团”,用“童言童语”讲好海陆丰红色故事。

我市还印发《汕尾市2024年开展“做文明有礼汕尾人”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并制作推出系列主题微视频,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督导检查诚信经营行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治理等宣传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化为日常。

“五大行动”见成效

如今,行走在海陆丰大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风尚浸润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2024年,我市印发《汕尾市关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通知》,并结合实际分别在村庄清洁行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等“五大行动”工作中发力,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村庄清洁行动方面,我市建立健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机制,推动全市692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创建美丽宜居村572个、特色精品村102个,美丽宜居以上标准村占比超82%。持续开展村庄清洁,累计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58598处;完成整村推进厕所改造提升行政村562个,完成率81.21%;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2102个,治理率为70.68%;累计完成“三线”整治行政村645个,完成率93.79%;深入实施“五美”专项行动,开展村庄绿化美化,累计种植乔木94.12万株、灌木67.99万株,建成绿美小公园886个。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方面,我市印发《汕尾市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截至202411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农房微改造9010户,建设或改造绿色农房数量729户,其中建成光伏一体化农房716户、装配式农房13户,培训乡村建筑工匠661人次,探索开展乡村建筑工匠职称评审工作,成立乡村工匠民间建筑职称评审委员会。扎实推动“明珠五号”重点攻坚行动,共完成房屋风貌提升5288栋、“平改坡”3283栋,有效助推全市农房风貌提升。

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方面,我市积极构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善美书院”建设通过省验收,已建成乡镇(街道)文化站52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6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7个,完成46个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结合文体赛事,以独特魅力赋能乡村振兴,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成功上线“i汕尾·爱汕尾”APP,包括8大类共计6513个办理事项,让乡镇居民足不出户,通过手机便可获取最新的本地生活、风土人情、文化旅游等资讯。

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方面,我市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目前共培育A级旅游景区1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旅游风情小镇4个、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6个、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7个、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南粤森林人家13家;推进“体育文旅”,以赛事活动助力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截至202411月,全市共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约110项超1445场次,2万多人参加比赛,观众人数超7万人,拉动消费约2800万元。

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方面,我市完善村规民约,全市863个村(社区)100%完成新一轮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倡导婚事新办,开展系列集体婚礼活动、婚育健康科普讲座系列活动等移风易俗倡导活动12场次;推进殡葬改革,全市先行打造5个“绿美公墓”示范点,按照墓区园林化、生态化要求开展义务植树、认种认养、植绿祭扫等活动,植树1.3万余株,墓区绿化率达到65%以上。此外,开展“百千万工程”“明珠五号”攻坚行动,去年以来,遮蔽“三线”沿线坟墓约1.1万穴,植树约8万株,沿线风貌大幅度提升。

汕尾日报记者罗瑞琪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扬文明新风 建善美之城 ——2024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1,736,363,008,000 a246338825f843c9a442db105482631e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