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华侨管理区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华侨管理区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小记
  • 2025-10-17 10:50
  • 【字体:    

今年以来,华侨管理区创新工作方式,聚焦问题导向、深化志愿服务,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角落,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党员志愿者入户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

整改提质

内外兼修绘就城乡新貌

“以前担心路口秩序乱、商铺占道影响出行,现在街道干净了,村民都主动参与维护,住着特别舒心!”谈及侨区变化,村民李伯的称赞道出了群众的共同感受。

人居环境是文明创建的“脸面”。侨区构建“区区直单位街道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小组党员干部群众”多级联动机制,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人员对主干道两侧、背街小巷、闲置地块杂草进行拉网式清理,加密道路清扫和垃圾收运频次,辖区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

针对占道经营“顽疾”,侨区创新采取“疏堵结合”策略:将电影院旧址改造为临时流动摊位区,对主干道分散商贩实行集中管理;动员前海综合市场管理方提供一年期免费助农摊位,帮扶老年人自种农产品销售,从源头减少乱摆乱放。截至目前,累计整治“牛皮癣”小广告25处,规范主街占道经营、线路私搭乱接等问题80余处。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侨区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交通劝导队,在主要红绿灯路口、交通劝导站开展安全宣传,及时劝阻电动车逆行、不戴头盔、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同步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增加路口见警率,通过“劝导惩戒”结合,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政务服务也同步提质。侨区优化12345便民服务热线流程,确保群众诉求按期办结率100%;在街道、村(社区)设立“党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更舒心”。

华侨管理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文明涵养

志愿服务催生新风正气

今年“学雷锋纪念日”期间,侨区志愿服务热潮涌动:第四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实践培育奉献精神;第八社区志愿者值守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这些场景,正是侨区深化志愿服务、提升文明程度的生动注脚。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侨区已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2支,围绕文明交通、文明用餐、移风易俗等主题常态化开展活动。同时依托区直机关、中小学校、幼儿园,结合“学雷锋纪念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等节点,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创建,让文明实践温暖直抵人心。

为扩大文明理念覆盖面,侨区在主要干道、交通路口悬挂创文公益广告,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创文动态;以“入户联心”机制为抓手,结合蚊媒防控宣传,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推动“门前三包”机制落实,引导群众从创建“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如今行走侨区,城乡街巷整洁优美,交通秩序规范有序,服务窗口高效便民,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向上向善的社会新风正持续浸润人心。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文/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华侨管理区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小记 1,760,640,632,000 4dc55046a7784589b3a48a4815af3022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