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邑东北,公平镇黄旗岭、将军山及红花地丘陵环抱之间,因高沙溪在东,红花溪在南,千年悠悠流淌,冲积出一块丰厚的沃土,名曰平岗。走近平岗现代革命的视窗瞭望:因为有了革命母亲周凤,农运之火有了传播的原野;因为有了红色富豪万清味,农运之火燃烧日盛。
万家掌门人万清味,生于1878年,生性好义,勤劳勇敢,他建榨糖寮、炼油厂、壳灰厂,开设内河码头,在平岗拉起船队走四方。其时,他旗下有从业工人300余人、商铺13间、木船30艘,家业鼎盛,在公平、海城、汕尾等商埠享有盛名。
走的路多了,富足起来的万清味,开始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此间,海丰爆发了黄履恭领导的三点会起义和洪亚重领导的三合会起义,一些向往社会进步的义士流血断头,震动乡野。随后,长发党、东成王党等秘密结社及民间活动加剧。然而,他们仅停留于官逼民反的旧式举事模式,缺少先进理论的指导,却给人们带来混乱的意识。时值天灾人祸,部分人倾家荡产,背井离乡或远涉重洋谋生。
清末民初,邑人陈炯明率领一批海丰进步青年奋起,参与闽粤整军饬武,刷新政治。民国创立后,民主革命曙光初照,然而战火未熄,前程漫漫。海丰依然是地主阶级控制的社会局面,他们甚至利用农民资源纠纷和利益自保的需要,操纵乌红旗村不断斗,制造流血事件,从中得利。
值此危机四伏之际,人们需要一个公道的联盟来解决问题。1856年开始,英国基督教长老教会派驻中国岭东西教士会进入汕尾传教,带来新式文明与现代教育的风气。1915年前后,万清味在与汕尾“郑惠和”“郑妈泽”及“陈大兴”等商家往来中,接触到了长老会长老王可均,十分崇尚长老会因信取义,肯定自由意志的教义。一天,他进入汕尾东社新兴街直巷的礼拜堂,在兰大卫牧师的主持下加入了长老会。几年后,他在公平区域拉起了数百名客家会员,当选长老会长老,成为海丰区域长老教会的中坚分子。
民国初年,另一位来自五华县的同宗要人丰富了万清味的人生内容。他是著名拳师万维新,其时移居附近的畸岭村。万维新比万清味年长三岁,两人同样性情豪爽,一拍即合,结为谊兄谊弟。万清味原有拳脚功底,此时与谊兄相习,技艺长进不少,工友兄弟也纷纷参与练拳,曰“万仙拳”。这时的海陆丰乡间,人心离散、治安混乱,但平岗地区在练武习拳的吆喝声中,仍然安定。
1921年夏,彭湃留学归来,看到私有财产制度的沉疴积弊,于是发起号召,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觉醒起来。终于,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海丰爆发。
平岗方圆20多平方公里,近代属海丰县公平,是通往陆丰、紫金、惠阳、五华诸县的过渡区域。平岗西北部为莲花山脉,向东南部延伸出丘陵地带和台地,有源于莲花山的红花溪及高沙溪潺潺流淌,冲积出小块平原,构成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溯及明代,海丰北行驿道穿境而过,留下美好的民间传说和丰富的人文遗址。近代以来,平岗人民历经耕耘,曾经建立过数十个村庄,有着“三十六村”之说,人口达万余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871年,彭湃的母亲周凤出生于平岗下军田村。因为贫穷,幼小的周凤被父母送给公平墟米街绅士黄逸修为养女。17岁那年,海丰县桥东社“彭名合”富商彭辛纳周凤为妾。周凤初嫁次年,夫妻依例在旧历新春初二,乘轿骑马到黄府巡正拜年,逸修公深明大义,劝说养女与女婿今后应先到平岗周家生育之地行礼。自此,彭家与周家来往较密。适“彭名合”在平岗兼并许多土地,每年收入租田数百石。因下军田村和赤岗村在历史传统上来往密切,身为平岗头面人物的万清味与周家又沾亲带故,与同处一个社会阶层的彭家自有契合之处。
“彭名合”四少爷彭湃,少时丧父,深受母亲周凤的影响,心地善良。11岁那年暑假,彭湃按祖父彭藩的吩咐随大哥彭艮到平岗约收租,看见佃户穿的是补丁连补丁的破衣裳,吃的是红薯汤,整村几乎是“镰刀挂起,有瓮无米”的衰败气象。而他的大哥硬逼着农民交租,农民却因无钱交租求情流泪。这一景况,让彭湃忘掉自己的身份,高声地说:“不要交租了。”这话震动了在场的佃户,也使他大哥惊慌失措。
事情传到万清味的耳中,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1922年秋,赤山约农会成立之后,彭湃在客家拳师杨其珊的陪同下,到达母亲周凤的娘家平岗约发动农民运动。杨其珊找到同道中人万维新和万清味,万氏兄弟很快就与彭湃熟稔起来,承担了组织平岗农会的重任。
农会酝酿初期,活动在桔子园至下军田村一带,以杨氏、万氏的徒弟、练拳的农民兄弟和万清味属下的船队、壳灰厂、榨油厂和榨糖寮的员工为骨干力量,然后向四周扩散。接着,万清味找到青湖村的二女儿万伍及女婿黄水权,在万维新、黄潭桑、张遂等人的支持下,以黄氏宗祠为据点发动农民运动。青湖村较为团结,绝大多数村民为黄姓,不到一旬,即有黄镒、黄鑫、黄任等40余人参加农会,接着,整个青湖约和旧墟约的农运也发动起来了。
当年冬,万维新被鹿境富绅吕朝华邀往教习拳馆,万清味承担了发展第二区农会的重任。在宋耀南、陈文娇、邱来有、薛大秀等人带动下,平岗约有11个村245户响应入会,成为海丰县最早成立农会的八个乡约之一。1923年元旦,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任会长、杨其珊任副会长,会员10万余人。
初时,平岗农会会址曾经设在桔子园及下军田村。后来,万清味捐出家屋作为农会办公场所,并负责费用。海丰县总农会章程颁布后,其“图农民生活之改造、图农业之发展、图农民之自治、图农民教育之普及”的政治纲领引起农民阶级共鸣。“田仔团结起,团结起来干革命,革命起来分田地”的农运歌谣响彻城乡,以海丰为起点的农运圣火向邻县熊熊燃烧。
1923年5月1日,海丰县总农会改组为“惠州农民联合会”;7月,惠州农民联合会扩大为“广东省农会”,组成了广东省农会执行委员会,杨其珊、万维新、万清味等13人为执行委员,彭湃为执行委员长。
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彭湃担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倡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海丰农讲所),农会改称农民协会。1925年3月中旬,海丰县正式恢复农会,改称海丰县农民协会。不久,海丰县农民自卫军成立。此时,有少数恶棍冒充海丰县农民协会特派员到第二区组织假农会,从中牟利。万清味获悉这个消息后报告了彭湃。彭湃委派海丰县农民协会宣传员林道文到第二区联合万清味等人进入各大乡村宣传农会宗旨和利益,由于万清味在公平一带威信较高,因之乡民大悟,入会者益众,且强烈要求公开恢复农会。1925年4月26日,海丰县第二区的旧圩、黄羌、平东、西坑等104乡农民协会代表陆续到达公平圩集中,假座盐街第二区区高等小学,预备举行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农民自卫军及总会执行委员长彭湃,宣传组织部陈修等带领海丰县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全体学员45人赴会旁听参观。开会之前,彭湃、陈修、林道文等人在万清味的陪同下,往关爷宫戏台进行演说,各乡会员往听者甚多。演说完毕,已近中午12时许,才前往高等小学开会。
会上,第二区筹备委员林道文宣布开会,宣传组织员黄晓元报告了各乡农民协会组织经过情形,接着彭湃、万清味、陈修、刘楚杰、宋耀南诸等相继演说。最后,投票选举执行委员。万清味、宋耀南、周裕珠、戴鸣凤、周裕阶、黄临文、张瑞等人当选第二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万清味为委员长。
1926年8月上旬,毛泽东主办的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即将结业,教务主任陆沉带300多名学员到海陆丰实习。适逢12日至19日,海丰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召开。当时,出席会议的代表90多人,代表全县779个乡协会(第二区有乡协会126个),42861名协会会员(第二区有6276名协会会员)。另外,各机关团体、广州第六届农讲所师生也分批列席会议。代表大会第四天上午,万清味担任大会执行主席。首先宣布开会,向国民党党旗、协会会旗和孙中山遗像三鞠躬,次之宣读孙中山遗嘱,由郑志云报告农民奋斗史,吴振民报告农军奋斗史。
16日下午9日开始,又由万清味主持,全体代表及各团体代表往农军总部慰劳农军。与会代表杨其珊和省农民协会代表彭湃致慰劳词,接着由广州农讲所教务主任陆沉和农军大队长吴振民等十余人演说,兴之所至,气氛热烈,会议开到凌晨1时才结束。18日,欢送彭湃及广州农讲所学生回广州。19日,上午选举县农协执行委员会,余创之、郑志云、杨其珊、万维新等13人当选执行委员;下午,举行闭会典礼,万清味致训词,他要求各区农会服从新执委命令,同时也建议新执委认真履职,与农会会员共同奋斗,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决议案短期内顺利实现。
万清味的命运注定要与一个区域的时代风云休戚相关。这一时期的他,专心致志,意气风发,亲历了海丰农民运动兴起及各项文明政制出台的过程,完成了从一名拳师、富商、长老会长老向布尔什维克的转变,深得彭湃信任,赢得农民协会同仁和革命群众的普遍尊重。
按海丰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扩充农军决议案》,各区保送勇敢农民200人进入农军总队编练为农军,第二区平岗农会有30余人被送往编练,他们多为武术高手。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海陆丰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11月上旬,万清味、邹纯率领第二区农军,在彭湃、林铁史的指挥下,配合红二师一个营参与攻打碣石城的战斗。接着,又在林道文的指挥下,前往捷胜城参与攻打西门并取得胜利。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万清味带领第二区20余名常备赤卫队员参加东江大暴动,担任红军翻译及后勤支前工作。1928年4月初,中共东江特委在普宁三坑召开红二、四师联席会议,决定红军主力回师海丰。彭湃、颜昌颐和袁裕在潮普惠组织武装力量,继续暴动。此时,万清味担任东江特委警卫工作,跟随彭湃身边,先后驻惠来林樟和潮阳雷岭。9月29日晚,彭湃与万清味等几名警卫人员在雷岭羊公坑村开展工作时,被敌人包围,在万清味和当地群众极力掩护下,他们翻越了几座山岭才安全脱险。10月上旬,根据党中央指示,彭湃、袁裕、许玉磬等离开大南山,往中央工作。临行前,彭湃吩咐万清味回海丰开展武装斗争。
不久,万清味与中共海陆惠紫临时特委接上关系,协助东南苏维埃特别委员会主席莫退筹粮工作。他常常腰挎一对铁尺——一种铮亮铮亮的弯叉。这种海陆丰特有的防身短兵器,常常在他手中舞得风生水起,一出手即能直指敌人的咽喉。
那时,他经常往返于平岗约与高沙约之间的小道。每当穿过黄旗岭,常勾起少年时代的向往:春天,郁郁葱葱的山坡上盛开杜鹃花,红火烂漫。暮夏,山下采摘一袋袋熟透的山稔,这自然馈赠的美味,可以泡成酒,是活血通络、补虚止血的良药。
黄旗岭的记忆美好惬意,但因那时发生了一件孬事而蒙上淡淡忧愁。
当时,万清味在高沙粗石坑储备好物资回村,没料到已经被叛徒出卖了。他行至黄旗岭山口村的时候,国民党第五军十六师百余名士兵已在那里设伏多时,万清味虽奋力搏斗,击伤多人,终因寡不敌众,遭到捕获。
在海丰县城囚禁期间,敌人对万清味软硬兼施,承诺只要他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就可以获得自由,并委以重任,他置以轻蔑之笑。海丰商会闻讯,向国民党政府海丰县县长钟秀南表示愿意出资担保,并派出代表到监狱探询万清味。万清味笑着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是入过教会,又练过武艺的人,懂得什么是道义与廉耻!如果国民党给足你们商界面子,就拜托你们跟他们说,买一把最好的枪,一颗子弹把我打死就可以了!”
万清味从选择跟随彭湃踏出了革命道路第一步,就铸就了他大义无私、勇往直前的先锋初心。而他的武术涵养,更让他表现出斩钉截铁的决断态度。1928年秋,冷空气来得早,海城老车头八角松附近一片萧瑟,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屈辱活着?还是站着死去?万清味向天大笑,红花顿开,他不再回来!
当时,他的妻舅黎火亘闻讯,早早从蕉坑赶到刑场,准备好了收尸埋葬。那年,他的妻子黎氏怀上了第三个儿子。
万清味牺牲后,产业被洗劫、焚毁一空,他的妻子担心被追杀,生下第三个儿子后便隐姓埋名,不知下落。万清味身后留下三子三女。大儿子英文、二儿子英团与侄子英富先后参加了游击队,革命低潮时期潜往香港,再转到马来西亚继续参加地下党组织;三儿子英德1947年参加革命队伍,新中国成立后任平岗乡第一届乡长。大女儿彩英嫁给梅陇尖尾的林满波,后来移民加拿大;二女儿万伍嫁青湖村的黄水权(儿子黄伦抗战时期参加了游击队);三女儿彩屏嫁到海城下围陈村,“文革”期间曾冒着风险为落难的彭洪送饭。
在峥嵘岁月中,平岗人民在万清味的带动下,不惧残暴,一如既往地支持红色武装和革命同志。当年,彭湃的爱人蔡素屏怀孕,隐蔽在赤岗村,在万关娘的妻子刘婆、万臣相妻子黄氏婆等人帮助下生下小儿子彭洪。蔡素屏在赤岗村被捕后,万姓族人把保护下来的彭洪安全送还给周凤老人。
革命战争年代,平岗有200多名革命群众在战斗中牺牲,或在遭受“围乡”之时殉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被评为革命烈士的仅有30多名,他们与那些无名英雄,为追求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特殊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倒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