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乐
溪南为本地人俗称,一般以分隔陆丰博美、桥冲两镇的渡头溪为座标,溪南为桥冲,溪北为博美。
三月的溪南,春意盎然。闲暇之余,我独自漫步在渡头溪的南岸,驻足于望江亭上。远眺对岸,辽阔的田野宛如一幅无边的画卷,虽不见荷花的倩影,却随风可闻一缕浅绿的草香,更见一群鸥鹭悠然戏水,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展翅轻舞,仿佛在为这片“浪漫荷香”挥洒一抹灵动的诗意。然而,这画面虽美,却未能让我去眷恋。
我无比眷恋的,是脚下这片溪南的土地,是这片生我养我的一草一木。眼前的溪水潺潺,向西流淌,穿过大桥,绕过将军渡,斗折蛇行,奔往远方,去追寻它的梦想。岸边的柳树青翠欲滴,枝条随着十里春风轻拂水面,仿佛在与溪水细语。草木葱茏,紫荆花瓣,紫白相间,点缀其间,像是大地悄然绽放的笑靥。鸟儿的歌声萦绕耳畔,时而清脆,时而婉转,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温暖与生机。相近之间,宪法广场与荔枝公园犹如两颗明珠镶嵌在溪南之中。宪法广场之明处刻着《宪法》《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法治与民主于人心。荔枝公园,山路缭绕,幽幽树影下藏着行人的欢声笑语。漫步其间,我仿佛能听见乡村的低语,感受到振兴的脉搏。
可我眷恋的又何止于此?溪碧的金笔广场,一支金笔屹立天地,写下一代伟人的故事,诠释红色革命的精神,镌刻在溪南人的心里,激励着人们为追寻美好生活而奋斗。大塘骑楼,上楼下廊,一砖一瓦,一雕一镂,记载独有的侨史,传承独属的非遗文化。它们令我数次骑车前往,又无数次在梦里神往。
这三月的溪南,为何教我如此眷恋呢?只因它是新时代的馈赠,也是历史的积淀;只因它是桥冲镇的旧名,它的名字之中藏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根脉。
三月的溪南,是值得眷恋的。这份眷恋将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也让这片热土的诗意与远方而更加坚定与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