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镇
家乡陆河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叫“桃金娘”。单是“桃金娘”这个迷人的名字,就给人带来不少美丽的遐想。
在家乡的山上,“桃金娘”随处可见,常常簇拥着生长,甚至漫山遍野都是。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不管是贫瘠的黄泥地,还是肥沃的灰黑地,甚至是干涸的碎石地,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桃金娘”是一年四季常绿灌木,个头虽然不高,最长只有2米,但亦能给山地一个颇好的点缀。听说,以前有的地方山地复绿时,也是会选择种“桃金娘”,它耐旱、抗寒、易成活,还养眼。“桃金娘”,俗称山稔子、稔果、岗稔等,它还有一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字,那就是“当梨子”。“桃金娘”可是地地道道的“野果”,靠“头吃黄泥尾吃露”长大,不会像有些水果那样“娇”,需要人工来遮阳、施肥、除虫、催熟。因此,有人把“桃金娘”称为环保野生果子,是一种山果树,似乎更为贴切。
每年春夏之交季节,“桃金娘”便陆陆续续绽放花朵。“桃金娘”花煞是惹人,花蕾是白色、淡红色或白里透红的,沾了几滴晶莹剔透的露水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犹如贵妇人的钻石吊坠。几天后,含羞的蓓蕾便陆陆续续绽放了。绽放的花朵多呈紫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吸引着辛勤的蜜蜂前来耕耘,彩蝶也忘不了过来凑热闹。在微风的吹拂下,“桃金娘”决不甘落后,宛如一群穿着粉色薄纱的少女,与蜜蜂、彩蝶们一起翩翩起舞!真不知是它醉了蜜蜂、彩蝶,还是彩蝶、蜜蜂醉了它!这个时候置身“桃金娘”丛中,人们很快便忘记了一天的疲乏,抛却了所有的烦恼,独享大自然之乐。“桃金娘”的花期并不长,花瓣掉落后,纷纷化作春泥,无私地守护反哺着母树,为“桃金娘”果实长大提供滋养,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月六,当梨红到督;七月七,当梨紫到皴;八月八,当梨乌到跌;九月九,当梨好做酒。”“桃金娘”的挂果期比较长,约有三、四个月光景。“桃金娘”果实从绿到红到紫,味道便由涩到甘到甜。“桃金娘”果营养价值较高,据说有补血、滋养等功效。以前村里人上山砍柴、小孩上山放牛时,那是忘不了采摘“桃金娘”果来吃的,既解渴又补充能量。“桃金娘”果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上火。有调皮的放牛娃,吃腻了“桃金娘”果后,还经常摘果子相互掷“果弹”,中“弹”的人衣服上难免留下了不少紫红色的“花朵”,傍晚回家后准会惹得母亲一顿训骂。“桃金娘”果越熟越甜,到了农历九月秋风萧瑟的时候,“桃金娘”树上挂的果子便非常稀少了,大部分已被渐变的秋风扫落。每当这时,我在上山放牛便忘不了找“九月果”,甚至看见掉在草丛里的果子,只要还不腐不烂,便捡起几个来吃,一进口便会嗅到“酒”的味道,难怪村里人会说“九月九,当梨好做酒。”手巧的农妇摘了“桃金娘”果,通过发酵等程序,酿成了美味可口的好酒,有客人来时便舀出几勺热情招待。有人说“桃金娘”酒原生态、口感清淳,绝不逊于市场上的一些葡萄酒。其实,“桃金娘”还是一种很好的“药”。我小时候爱出鼻血,吃了许多中药、西药,都不治本,父母为此没少费心。后来,村里的张婶对我母亲说,摘一些“桃金娘”干,煮猪脾脏试试。说也奇怪,吃了两次“桃金娘”干炖猪脾脏汤后,我的鼻出血症状竟然好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复出。我听一位农村老中医讲,“桃金娘”果非但可以根治鼻出血,还可以治咳嗽、血虚、体弱、牙痛等,“桃金娘”根可以治陈年劳损,“桃金娘”嫩叶捣碎敷在小伤口上立马可以止血……“桃金娘”全身皆是宝,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纲目拾遗》记载“养血、明目作用。”《本草求原》也有记载“功效为止痢、生肌止血。”
现在,山里的“桃金娘”越来越少了,“桃金娘”酒也难能喝到了。原来,我们离山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