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航
海丰于东晋咸和六年建县,先后有过东晋、唐宋、明清三大移民高潮,尤其是明清以降,以闽南人、客家人为主的移民大量入居,成为今日海丰人的祖先,这些先民的到来,除了方言以外,便带来了家乡主要是福建漳州的传统居住方式,并最终形成了福佬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的融合,在传统民居上有互相渗透的迹象,有别于原乡和毗邻潮汕的建筑。
海丰地处南亚热带,背倚莲花山脉,南临南海,夏秋多台风,冬无严寒,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因而传统民居建筑主要按夏季气候条件设计,着重于防潮、通风、遮阳防晒、防腐蚀和防台风等。
(一)
海丰居民常见的类型与布局主要有:“一明两暗”型、“三合天井”型、“四合中庭”型、“竹筒”型。
“一明两暗”型俗称“三间过”、“五间过”,这是最基本的类型,只有正厅,左右房(间),一般以正厅待客、吃饭、祭祀等。左房置灶烧水做饭兼睡房,右房放农具杂物兼睡房。一般人家厅摆木制八仙桌,四张长条凳,几把靠背椅或竹、木制的小凳。卧室的陈设,以前是古式的八柱眠床(上有木顶架,中有箱架、柜,三面围屏),黑色的粗麻纺织蚊帐,一床棉被,粗织草席,置有柜、洗脸盆架等家私。简陋者两块床板架在两张条凳上当床。其平面为正厅一间,边房两间或四间,组成三开间或五开间。
“三合天井”型(三间两廊)俗称“三间过两伸手”、“下山虎”、“双背剑”,这是本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布局形式,在“一明两暗”的三间(五间)正房前面两侧,各配一厢房(护厝),中为天井(阳井),把炉灶、杂物等安置到厢房。这种类型建筑在海丰各地均有分布,尚有一些清代建筑遗存。作为一种复合型,还有一种“五间过倒返照”,即在此基础上加一列倒座正房,大门从厢房侧出。此类型以赤坑社尾大巷刘宅较为典型。
“四合中庭”型也叫“四点金”,这是本区最具代表性、型制较大的一种建筑模式,最大特点是以中庭(天井)为中心,俗称“四水归池”,上下左右四厅相向,整座屋外观为方形,形成一个十字轴空间结构。以“四点金”为基础,两边扩建两排巷厝,便称为“四点金 双畔包”。典型的有建于清末的梅陇孔子门大门楼,至今保存尚为完整。建于民国的黄羌东岭罗輋屯钟超武故居成昌楼,也属此一类型但略有变化,主座为三间过两座落,加纵向附厝两列,附厝与主厝为一狭长巷道式天井,有巷门,另一边则建房与主厝连成一体,主厝后座有廊门与附厝相通。较有特色的是门廊以白麻石置屐立梁,上有木制马面驮斗狮及螃蟹,其中螃蟹雕得栩栩如生,富有海洋气息。此一类型更大型制的还有建于清末的梅陇大嶂莫氏祖宅,主座为五间过两座落加两附厝,主附厝间有“过水”廊相连,形体古朴大方。以“四点金”这种模式纵向扩展三座落,横向扩展五间过,两边各建一排九间厢房(护厝),防火巷有“过水”廊亭与主座相连,这便是本区目前已发现最大型的民居建筑“九包五”了。如建于1886年的海城里仁围,占地面积约有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大小房间共有四十一间,内有水井、井房,房与房间均有门相通,妇女洗刷可以足不出大门,不受日晒雨淋之苦。并可通过井房屏风门密密的窗格,得窥大院进出人员动静,称为“女婿窗”。此外,海城维合马、刘氏家塾,梅陇大夫第均是这类大型民居的遗存。陶河港口“楼内”,除去外面围墙及四座铳柜,内里也是脱胎于“九包五”。
“竹筒屋”型俗叫“竹篙厝”,即单开间民居纵向延伸呈带状式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圩镇,如鲘门、公平等,前面沿街市(或前后沿街市),后面沿海,成“前店后海”之势,以三间到五间竖连。
海丰常见传统民居。
(二)
传统民居营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牵涉面广,技术要求高,在以高楼大厦为特征的现代建筑冲击下,已成为一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大型民居建筑用丈竿法,要绘制“厝局”、“厝样”,小型建筑靠建筑师傅世代相传的模数、歌诀结合经验来营造。以下所举,仅是较为常见的营造尺寸:
传统建筑行业分为五行,即木、石、瓦、泥、油漆。木分大木和小木,大木为构架,小木为门窗装修。而瓦(屋面)、泥(夯墙)后期有合二为一之势。五行中,以木工为首,营造中的各种尺寸均要以木工尺为准,以一尺等于30厘米折算。尺寸要符合“尺白”或“寸白”规定,即九星:一贪狼(白)、二巨门(黑)、三禄存(碧)、四文曲(绿)、五廉贞(黄)、六武昌(白)、七破军(赤)、八左辅(白)、九右弼(紫),其中的一、二、六、八、九星为吉星,其余为凶星。“尺白”不足,则用“寸白”来补救。门的宽、高尺寸还用“鲁班尺”,尺中有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吉)八字,作为计算门的尺度,所有尺寸必须符合义、官、本、财四吉星,既讲“压白”,又要符合八字中的吉星。房屋的深度以椼的根数计,必须符合“生、老、苦、病、死”五字中的“生、老”所对应的数字,如七、十一、十七、二十一,以避开凶星。广度则以“槽”计,槽作为一个计量单位,是桷的中心线间的距离,两桷间距为一槽,每槽28厘米,常用的有十一槽、十三槽、二十一槽等。天井的深广要合“步”数,俗叫“步井”,歌诀:浮庭合宫步,四尺半一步,宜单不宜双,不可行尽步。即步数要成单数,每步为4.5尺,折算为135厘米,具体尺寸不能用步的整倍数,不能“用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