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无鸡不成宴”,没有哪一种食材,像鸡一样包容多彩,也没有哪一国人能比中国人更懂得吃鸡了。
走在大街小巷,或者拿出美团、饿了么这样的美食软件,无论低档馆子,还是高档饭店,鸡一直都是排行榜上永恒的主题,你总能在其中瞥见各种各样的吃鸡美食。如时下最流行的椰子鸡、猪肚鸡、柴火鸡等,也有因食材做法而抢占广大“吃鸡”市场的盐焗鸡、吊烧鸡、香油鸡、脆皮鸡、白切鸡等,有走混搭风而出名的普宁油柑鸡、肇庆炭炉鸡、香港豉油鸡、云南汽锅鸡等,还有因地域特色而别具风味的荆州杜婆鸡、当阳郭场鸡、德州扒鸡、新疆大盘鸡……
鸡怎么吃?鸡怎么最好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配上土豆红烧,麻辣鲜香;同鲜菇黄焖,咸鲜可口;和辣椒油爆,香辣皮酥……可手撕凉拌,能水煮酱香,任何方式方法都能让一只鸡回味无穷。
鸡的每一个部位,各有各的风味。就拿鸡爪来说,可以盐焗、卤煮、香煲、油炸,去骨之后还可以与柠檬、香茅、木瓜丝之类的舂着吃,傣族风味,夏天开胃,格外爽口,现在想来还止不住地流口水。苏州还有一家叫“鸡脚旮旯”特色小店,卖一种煮得软糯的鸡爪,香味扑鼻,口中一嗦,骨肉分离,回味无穷。与柳州螺蛳粉搭档的虎皮鸡脚也是一绝,吸满螺蛳汤的鸡爪,只一口就让人满足。广东流行喝早茶,要是不点个豉汁蒸凤爪,那这个早茶估计也是白吃了。鸡翅肉多且薄,最容易让人上瘾。香辣鸡翅、可乐鸡翅、蒜香鸡翅……算是最为常见的做法了。各大西式风味的快餐店,则把鸡翅作为主题,推出麦辣鸡翅、新奥尔良烤翅,那香味确实特殊,有些异域风情,而且出餐快,小孩子直接手抓,颇受欢迎。中式吃法则更为多样,炸、烤、焖、煮样样得宜,其中以烤最香,而且要用炭烤,最佳是果木炭,如荔枝木等,烤成带有果木香味的黄金鸡翅,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面,一人十个都不够吃。鸡腿的做法就更多了,如蜜汁鸡腿、脆皮鸡腿、五香鸡腿、照烧鸡腿、黑椒鸡腿……十几种做法风味各异,变着法一个月不重样。炸鸡柳、煎鸡排、熏鸡架……鸡啊,一点都不会被浪费。就连鸡胗等内脏,酸辣一番,也是下饭硬菜。
鸡的别样吃法如乱花渐欲迷人眼。叫花鸡,是江苏常熟的传统名菜,据说由乞丐们发明的,整只鸡荷叶裹身、黄泥密封、柴火煨熟,鸡肉色泽如枣红明亮,板酥肉嫩,入口酥烂肥嫩。我没有去江苏吃过,只记得小时候和我二爹一家坐火车来深圳,常常路上带几只叫花鸡解馋。因鸡肚子里塞的花椒辣椒很多,至今还记得那麻辣滋味,大快朵颐特别过瘾,也不知是不是正宗风味。同样是用泥土的温度做菜,汕尾地区则流行一种窑鸡,就是用泥块垒成一个窑的形状,用柴火把窑烧热烧透烧红,锡箔纸把鸡包好,扔进去,把窑推倒,用炽热的泥块把鸡煨熟。窑鸡不似叫花鸡,肉汁都锁在鸡里面,滑嫩鲜美,也是另一番味道。荷叶鸡算是一种药膳了,是传统的汉族名菜,鸡肉鲜嫩酥烂香糯,又有荷叶的清香,是滋补佳品。糯米鸡起源时间相对就迟了,网上说其起源是解放前的广州夜市,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后来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改为以荷叶包裹,这样倒也雅致了不少。
最复杂的吃鸡方式当属《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所吃的茄鲞。刘姥姥觉得好吃,询问做法,凤姐却道“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如此奢华复杂的烹饪方式,刘姥姥听后也不觉感叹“我的佛祖,倒得十几只鸡儿来配他,难怪好吃。”据说苏东坡也爱吃鸡,他曾作《食雉》一诗云“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烹煎杂鸡鹜,爪距漫槎牙”。 东坡吃的仅仅是野鸡炖锅而已,如果大学士穿越到现代,还不得拜倒在现代吃鸡的千百花样上。
如果有一种食材百搭,那必然就是鸡了。鸡肉最是包容,无论烹煮煎炸,无论何种蔬菜肉食来配,它总是最相宜的,若流水,利万物而不争。当真是食材中的凤凰,永远那般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