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灯芯山的美好记忆
  • 2024-05-26 11:01
  • 【字体:    

○李雪君

灯芯山,顾名思义,山上有一柱像钢钉一样的大石头屹立不倒,仿佛灯芯一样。它位于陆丰甲西镇,从甲子镇内前往要走几十里村道。近日,我再一次走在这条熟悉的道路上,一路上的春景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路旁的老黄牛默默无闻地耕耘在田间,“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永不停歇。“灯芯山”在雨后润泽中满山青翠,与之相连的山峰是“马跃池山”。那令人迷恋的“灯芯山”连着“马跃池山”凑成连绵的特色魅力,一种特有的音韵在大地奏起。

读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年都会举行野外郊游。山头略矮于“马跃池山”的“灯芯山”是我们常驻的野营地,我们绕着那个“钉柱”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去都玩得乐不思蜀。带上草帽,背上大哥那个掉漆的军壶,提着母亲早早为我准备好的俗称“食隔”的饭盒,里面塞满了萝卜干蛋炒饭,这是我在“灯芯山”最深刻美好的记忆。

灯芯山下是甲西镇第二中学,如今那里已是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记得1998年侄子在那里读中学时,很多设施还在完善中。那段时间,侄子放学回来都是带着满身黄尘土到家,大哥总笑话他说:少年时期的他响应国家“围海造田”的号召,上灯芯山做义务工挑土下山。如今孩子年少也在灯芯山下尘土飞扬,看来我们的根都在灯芯山的土地里啊!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陆丰三甲地区响应号召,掀起了一波“围海造田”的改革潮风。父亲和大哥、大姐分别被分配到灯芯山、马跃池山、登山堡、牙岗山等荒山荒坡造林做义务工。后来证明“围海造田”是不科学的,虽美化了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却使海港收窄,令水流更急速。最明显的就是海洋污染,很多靠近陆地的水域里已经没有了生物活动,海水自净能力减弱,赤潮泛滥。

如今近距离看钢钉一样的大石头依然屹立不倒,环绕一圈,小时候那美好的一幕幕在眼前浮现。山上大大小小的石头层层叠叠的,风化后的纹理清晰可见,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也勾起了我儿时美好的记忆。

沿小路下来,站在水库的坝前,回望灯芯山,山又是那样的高大挺拔。水库前的花花草草在春日的映照下,新芽更加嫩绿,一片生机盎然。山岭之间绿色互相渲染,万物蓄势待发,蓬勃升腾。

灯芯山的美好记忆 1,716,663,719,000 84efd5a13fd343d282232ce33d282091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