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兴干烈士旧居。
在海丰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和平时期为保护民众生命财产而牺牲的一大批烈士。其中黄兴干烈士因为当兵时在陕西省临潼县英勇救下七名儿童而牺牲。据当时临潼县革委会下达的《关于开展向黄兴干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及临潼县政协有关记载,记者整理黄兴干烈士事迹如下。
一
一九五〇年二月,黄兴干出生海丰县陶河镇陶新村。一九六九年二月,黄兴干光荣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三三五部队运输队一名战士,组织上分配黄兴干到运输队当驭手。队里有一匹长皮肤病的瘦马,有的同志建议:干脆让它退役算了。黄兴干说:“多喂好一匹马,就为未来反侵略战争多贡献一分力量。”便主动和战友刘利昌把养好瘦马的任务承担起来,为了治好病马,他们不辞艰辛,多次上山采药,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们发现马厩旁的菜地里,其它菜上都落有苍蝇,唯有冬瓜、南瓜叶那么大却不落苍蝇,又想到苍蝇喜欢叮马有病的皮肤,不叮冬瓜、南瓜叶,冬瓜、南瓜叶也许能杀菌。于是,他们就用冬瓜、南瓜叶大胆地进行了尝试,果然效果很好,擦一块,好一块。在治马病的同时,他俩还经常利用早晚时间溜马。出车时,总是带上镰刀,沿途割草,在他俩的精心饲养下,这匹瘦马很快就长得膘肥体壮,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队里给马装蹄需要固定架子将马捆好才能进行,黄兴干就想到将来打起仗来要是没有架子,马又怎么装蹄呢?经过思考,他大胆地向党支部提出了“徒手装蹄”的建议,得到了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他便和战友李自共挑选队里两匹最调皮的马,开始了徒手装蹄的试验。
第一次徒手装蹄,他一摸马腿,马一尥蹶子,暴跳起来,站在旁边的一个同志还挨了一脚。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烈马还是不让抓腿,怎么办呢?黄兴干并没有灰心,他回忆了过去养马赶车的经验教训,问题终于找到了,便高兴地对李自共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马接触太少,感情还没有建立起来。”从那以后,他俩每天清早溜马,傍晚放马,中午不怕烈日割草喂马,还抓紧时间把马刷得溜光溜光的。这样和马接触多了,马腿终于能够搬起来了。
训练徒手装蹄,每天马蹄都在黄兴干腿上磨来磨去,裤腿上经常站满了泥巴和马粪。一次黄兴干把马蹄放在自己的腿上,马一蹬蹄,把他的裤子刮了一个大窟窿,他毫无怨言,乐呵呵地一针一线地把裤子缝上。并对李自共说:“为了训练好徒手装蹄,适应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别说刮破我的裤子,就是刮掉我腿上的皮肉也高兴。”
二
黄兴干刚从一班调到二班的时候,二班有一匹又高又大的红马,是全连出名的烈马。驭手给它套包,手还没接触它的脑袋,它脖子一甩,挣脱缰绳就跑;驭手要它驾辕,它屁股还没有接触辕杆,一对后蹄一个劲地往后猛踢,驭手给他卸套,扣门星还没有解开,它性情急躁,往前一冲就窜出老远。因为大红马性情暴躁,不听使唤,一般的驭手都不敢使用,就是有经验的老驭驾车也得格外留神。
黄兴干对班长说:“大红马不驯服好,在平时容易翻车出事故,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在战时遇上复杂环境就完不成战争任务。训练马可能要擦破皮肤,摔断腿,但一个革命战士应该是知难而进的勇士,决不能做胆小如鼠的懦夫。平时连一匹烈马都不能驯服,将来打起仗来,怎能成为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他下定决心要驯服大红马,坚决要求班长把驯马的任务交给自己。
在一次驯马中,大红马的烈性暴发,四蹄飞扬,昂着头,嘶叫着,从山上往山坡下猛跑。黄兴干一看山坡下就是公路,公路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如果任大红马猛冲过去,势必撞车伤人,他便紧紧地抓住烈马的缰绳不放。但人怎能跑得过烈马?他被大红马拖倒在地上,一连打了好几个滚。附近的群众都焦急地呼喊:“快撒手!”“快撒手!”但黄兴干一心想到的是人民群众,是国家财产。只见他一直死死地抓住烈马的缰绳不松手,马终于被牵住了。可是,黄兴干的衣服撕破了,胸上、背上、脚上拖得一道道伤痕。
大红马终于被黄兴干驯服了,战友们称赞说:“别说是一匹烈马,就是一只猛虎在我们黄兴干同志的面前也得低头!”
一九七0年二月的一天凌晨,黄兴干和三个战友迎着喷薄欲出的红日,赶着三马大车,运马草。下午五点多钟,他们装着满满一车马草返回营区。突然,一列火车迎面鸣笛开来,三匹战马同时受惊,拉着大车,向前飞奔。
前面就是丁字路口,坐在马草上的黄兴干看得清清楚楚,左前方停着两辆板车,挡住了去路,右前方一辆汽车飞驰而来。如果让马车猛冲过去,就会撞着汽车和板车,眼看一场严重事故不可避免。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黄兴干一边呼喊被马草挡住视线的掌车驭手紧急刹车,一边从三米多高的马草上跳下去牵马停车。马车停住了,事故避免了,可是黄兴干却被马车带倒锁骨被摔脱臼。战友们要把他马上送医院,他怎么也不肯,仍然坚持跟车。同志们称赞他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战士”。
三
一九七0年六月五日,临潼县丁东大队麦田丰收。运输大队派出四台大车前往协助收割,黄兴干怀着喜悦的心情和新战士李自共驾着三马大车迎着朝阳,走在最前面。
麦地里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胆大心细、动作麻利的黄兴干和李自共为了加快运输速度,积极参加装卸车。他们拉了一趟又一趟,忙得满身汗水满身灰。
上午八点四十分,已是送第三趟了。就在这第三趟,快到麦场时,突然战马奔槽,拉着满载小麦的大车往前猛跑。黄兴干几次刹车都没能刹住,战马听到刹车声响,更加狂奔。
五十米,一百米……
一百五十米,二百米。
黄兴干始终紧紧地把住车闸,以每秒钟六至七米的速度随车奔跑……
马车冲下坡啦!黄兴干突然发现前面十七、八米处两个小孩正在路中央埋头拾散落的豌豆。再往前看,四、五十米处,还有五个小孩聚在一块。
路,只有两米多宽。右边是两米多深的深沟,左边是三米多高的陡壁,年龄都还不满七岁的孩子面对急速而来的马车,吓得愣住了,蹲在路中央,一动也不动,眼看一场车翻人亡的严重事故就要发生,怎么办?黄兴干拼尽全身力气,将车刹死。由于坡陡马惊,三匹战马凭着一股冲力,仍然拖着刹死了车轮的马车继续向小孩冲去……
黄兴干毫不犹豫地一个箭步冲到马车前面,使尽平生力气,用腰背拼命地顶住马车。马车巨大的推力如同万丈高山向他压来。只见他钢铁般的身躯巍然不动,一双闪亮的眼光深切地望着前面的小孩。
黄兴干以惊人的毅力,从马车狂奔到死死地顶住马车,足足被推进了二百六十米。马车停住了,小孩得救了!可是英雄的战士黄兴干却身负重伤。战友李自共赶到他身边,含着热泪亲切而悲痛地问道:“黄兴干,你怎么样?醒一醒!”黄兴干微微睁开眼睛,说:“不要管我,快!小孩……”李自共激动地告诉他:“车停住了,小孩得救了。”黄兴干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随即又昏了过去。
消息传开,部队的首长和同志们赶到了!地方领导同志赶到了!一四一医院开来了救护车,派来了最好的医生。周围的农民群众,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涌来,急切要求医生抢救英雄的生命,大家纷纷表示:要皮从我身上取,要血从我身上抽!
然而,黄兴干由于内脏出血,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英勇地牺牲了。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并根据他生前的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