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红海湾开发区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闲置资源焕发活力 众创市集助推发展 ——记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红坎村旧村落的美丽蝶变
  • 2025-07-25 10:34
  • 【字体:    

清晨,红海湾的碧波镀上金辉。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海边路,早起的游客已架起相机、拿起手机,捕捉美景瞬间、留影打卡纪念;民宿门前,主人苏先生仔细擦拭自家招牌。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村”。变化的背后,是该街道红坎村响应“百千万工程”,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业态,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游客在海边路拍照打卡。

破茧成蝶:闲置资源变身热门打卡点

变化转机缘于与中铁集团合作的乡村振兴项目。红坎村下辖红坎和四石柱2个自然村,通过中铁集团助力,村里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对旧楼进行了修复翻新,老旧的水泥路升级为沥青路,破旧不堪的村前公园改造成集绿化、运动、休闲、停车场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公园。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更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更为关键的是,红坎村将闲置资源巧妙盘活。通过紧抓旅游旺季人流热潮,盘活现有“沉睡”资源,把村集体经济“包袱”变成财富,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海边路,一间间曾经不起眼的闲置房子,如今被改造成文艺范十足的咖啡馆、文创店,村内民宿也逐渐多起来。

村内老旧房屋改造成民宿。

咖啡飘香:返乡创业正当时

午后的海边路,咖啡香气弥漫。这条由特色咖啡店组成的海边路,已成为游客必到的打卡地。“以前在广州打工,现在回乡创业,旺季时一天能卖两百多杯咖啡。”一位返乡创业的咖啡店主笑着说。五彩的遮阳伞下,游客们悠闲地享受着海风与咖啡。

随着海边景点的“走红”,红坎村创新推出“摊贩经济”,统一规划摊位,让村民通过自主经营获取经济收入。如今,村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红火。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红坎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正计划以“众创市集社区”项目为抓手,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其中,民宿板块的打造作为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乡村注入文旅新活力,更成为激活老村落、带动集体增收的关键一环。

据了解,红坎村“众创市集社区”项目聚焦村集体用地调整,有效盘活闲置资源。该项目选址于临近遮浪港与网红咖啡街,坐拥独特的滨海资源与人文氛围。在这里,民宿不再是简单的住宿空间,而是融入“众创市集社区”理念的生活场景,游客可漫步市集感受本土特色美食,穿梭文创街区触摸老村落的新故事,夜晚还能在民宿露台欣赏海景,体验“推门见海、出门遇市”的惬意。

从响应“百千万工程”到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红坎村“众创市集社区”中的民宿板块,正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

夕阳西下,潮水轻轻拍打着礁石。海滩上,游客们举起手机记录落日美景;民宿里,老板娘正为客人准备海鲜晚餐;咖啡馆,年轻人欢声笑语不断。这个曾经沉寂的小渔村,如今正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汕尾日报记林敏文/图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闲置资源焕发活力 众创市集助推发展 ——记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红坎村旧村落的美丽蝶变 1,753,382,071,000 b71b1c33b7ed46c285b088dd1d9703a3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