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区新港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部署,以“增绿、兴绿、护绿”为核心,将生态建设深度融入城乡协调发展,全力绘就全民共建共享的绿美新港画卷。
高位统筹,绘就科学建设“路线图”。为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新港街道成立了绿美生态建设指挥部,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整合资源,构建起从规划编制、项目落地到长效管护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立足区域实际,新港街道科学编制镇村两级绿美地图,精准规划绿化区域、优选乡土树种、明确种植规模,形成“定数量、定种类、定地点”的“三定”方案,为绿化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全域增绿,厚植生态“家底”。“能为家乡的绿化出份力,我特别开心。”参与义务植树的居民李女士说道。今年以来,新港街道累计组织义务植树活动20余场次,吸引810多人次参与。
聚焦乡村绿化美化,新港街道精选适生乡土树种,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累计种植树木近2万棵。如今,走进新港街道的乡村,道路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绿意盎然,乡村绿化覆盖率显著提升。
打造亮点,提升生态“颜值”与价值。“这片‘科技林’不仅好看,还能让我们了解不少植物知识呢。”村民张先生指着眼前的“主题林”说道。新港街道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主题林,成功打造“科技林”“美团林花海路”“飞地林”三大品牌。
同时,新港街道完成林分优化500亩、新造林抚育280亩,通过科学补植、抚育管护,持续优化森林结构,生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长效管护,守护绿色成果。“我们经常会来这里巡查,看看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一名“绿美轻骑兵”队员介绍道。新港街道坚持“三分种、七分养”,构建全方位长效管护体系。
新港街道成立绿美生态建设委员会,制定精细管护制度与考核标准;将绿美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责任;组建“绿美轻骑兵”“党员护绿队”等专业力量,设立党员护绿岗,常态化开展巡查养护。新种树木成活率超95%,实现“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多元聚力,共享绿色“福利”。新港街道创新筹资机制,广泛发动企业、社会组织、仁人志士等力量参与认捐认种,全年筹集资金140万余元。“能参与到家乡的绿美建设中,是我们企业的荣幸。”参与认捐认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筹集的资金精准投入惠民项目:见缝插绿建成大马路、文华路两条“百街百景”绿美示范街,种植花卉苗木5000余株,铺设草坪3000多平方米;建成11个绿美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大力推进月眉古树公园、大华村森林乡村建设及碳普惠项目,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路径。
如今的新港街道,绿意更浓、环境更美、生态更优。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为实现生态美、百姓乐的幸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