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栏目 - 共创文明汕尾 同建善美之城
【共创文明汕尾 同建善美之城】传承良好家风 绽放文明之花——记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王本红家庭
  • 2025-07-28 08:42
  • 【字体:    

新时代呼唤新家风,新榜样引领新风尚。华侨管理区的王本红家庭,正是这样一面闪亮的文明旗帜。

王本红家庭和睦的氛围孕育着幸福,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着他人;严谨的家风塑造着品格,默契的家庭合作凝聚起力量;对岗位的热爱和乐于助人的热忱,更彰显了家国同心的情怀。正是这份平凡中的坚守与奉献,使他们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为汕尾千千万万个家庭树立了榜样。

爱岗敬业

夫妻同心践行初心使命

妻子王本红现任华侨管理区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自2009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始终以“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为信条,深耕语文教学,整合资源创新课堂。

在教学工作中,她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既注重学生学业进步,更着力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引导学生既求“同”,也存“异”。在她的教导下,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文明素养日益提升。凭借出色表现,王本红荣获省“三八红旗手”、市“优秀班主任”、华侨管理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丈夫施宏辉则是基层一线的应急工作者,入职二十余年,同样爱岗敬业,6次获年度考核“优秀”,亦被评为华侨管理区“优秀共产党员”,也是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火炬手。

王本红夫妻二人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无偿献血、公益捐助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将深沉的家国情怀融入日常的点滴行动。

家风传承

尊重与体谅营造和谐之家

日常生活中,王本红夫妇平时和两位老人共同居住,还养育了一个孩子。王本红通过言传身教,把孝敬长辈的优良家风融入抚育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的榜样。在餐桌上,王本红常教导孩子要优先考虑长辈,例如“有好吃的要先给爷爷奶奶”。

在教育理念上,王本红与丈夫施宏辉坚持“先成人再成才”,不唯成绩论。“我们注重通过分担家务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从洗衣到打扫,让孩子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务,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王本红说。

在这个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共处一室却其乐融融,在家庭分工上也是默契配合。奶奶负责采购与烹饪午餐,王本红则负责家中的早餐、晚餐,丈夫施宏辉承担家中其他事务和晾晒衣物,孩子则主动承担洗衣服家务。一家人没有抱怨与推诿,只有默契与配合。

王本红面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代际差异,总是巧妙运用“换位思考”来化解矛盾,从不和公婆发生争执。同样,作为北方人,她定期将自己母亲接到家中小住,公婆对此十分包容理解,用互相理解搭建起和谐的桥梁。

荣誉与责任

激励持续向善前行

王本红家庭所传递的温暖和责任,并未局限于家门之内,而是扩展到了社会之中。在外,他们积极投身公益志愿活动。王本红在与同事相处时,始终秉持着互帮互助的精神。无论是替忙碌的同事照顾孩子、准备餐食,还是为生病的同事照看宠物、打扫房间,处处都体现着彼此间的关怀。这些点滴善行,使“文明”二字深深扎根于王本红家庭。

这些付出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今年,王本红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这一崇高荣誉。然而,王本红家庭并未止步于光环之下,反而将荣誉视为更严格自律的动力。王本红坦言:“压力更大了,生怕行为不当辜负了大家的认可。”他们将更用心维护家庭内外的和谐关系。

对他们而言,荣誉是持续向善的激励,而非终点。“我们会继续努力,对内经营好家庭的和谐,对外以真诚善意对待邻里同事。希望能用一个小家的温暖,为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对得起‘文明家庭’这份荣誉。”王本红说。

汕尾日报记者 罗瑞琪

【共创文明汕尾 同建善美之城】传承良好家风 绽放文明之花——记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王本红家庭 1,753,634,552,000 84ed372571a34b6e8abc9bb11098423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